球磨法制备剑麻纤维素微晶/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微晶具有可再生、可降解、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高吸湿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轻化工等行业。如何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毒无害且可再生的天然植物纤维,简便、快速、低成本、大批量、高得率的制备纤维素微晶,并将其应用于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当前纤维素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在利用纤维素微晶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有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提高纤维素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以及纤维素在聚合物中的分散。  本文首先采用硫酸盐蒸煮法从剑麻纤维(SF)中提取剑麻纤维素纤维(SCF),进一步球磨制备剑麻纤维素微晶(SFCM),采用选择性部分氧化 SFCM制备二醛基剑麻纤维素微晶(DASFCM),最后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 SCF/PF、SFCM/PF、DASFCM/PF树脂,通过辊炼、模压成型方法分别制备SCF/PF、SFCM/PF、DASFCM/PF复合材料,研究SCF、SFCM含量以及DASFCM的氧化程度对酚醛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较并分析SCF、SFCM和DASFCM含量相同时酚醛复合材料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  1、以广西特色资源剑麻纤维为原料,通过酸预水解、碱液蒸煮、漂白等处理提取SCF,并采用 POM、SEM、FT-IR、XRD、TG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SCF直径在12um左右,长度可达几个毫米,具有较高的纯度,以纤维素Ⅰ型结晶存在,初始分解温度达293.5℃  2、以SCF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SFCM,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探讨了球磨转数(ν)、纤维素质量与硫酸溶液体积的比(σ)、硫酸溶液的体积分数(φ)和球磨时间(t)这四个工艺参数对 SFCM偏光形貌、结晶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球磨工艺条件为:ν=450r/min,σ=2g:120ml,φ=10%,t=2h,该球磨条件下SFCM的得率约为95%,呈短纤维状结构,长度100~200um,直径100~500nm,其化学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晶度、初始分解温度均略低于SCF,分别为75.5%和283.1℃。  3、SCF、SFCM均能一定程度提高酚醛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在纤维素含量相同时,SFCM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纯酚醛复合材料相比,5%SFCM/P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平衡松弛模量分别提高了23.5%、8.5%、22.6%、13℃和14.1%,蠕变形变量降低了22.4%。  4、为了提高SFCM与酚醛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采用NaIO4氧化改性SFCM制备DASFCM,结果表明,随着DASFCM氧化程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提高。与5%SFCM/PF复合材料相比,10g/L5%DASFCM/P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平衡松弛模量分别提高了7.0%、18.2%、4.1%、17℃和27.4%,弯曲模量、蠕变形变量分别降低了8.9%和36.5%,表明纤维素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得到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和诱导晶种生长法合成了球型和棒状金纳米粒子。金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表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强烈依赖金属粒子的形状,球型粒子表现为单一SPR谱峰,而棒状
本论文利用固-液吸附理论研究了钴在烟草上的吸附性能以及硒在烟草上吸附的一些影响因素,探讨了吸附质浓度、温度、pH及某些共存物质对吸附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
为了进一步了解齐聚噻吩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扩大齐聚噻吩作为功能性有机材料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六个齐聚噻吩衍生物:2,2′:5′,2″-三噻吩(3T)、3,3″-二辛烷基-
高价碘化合物以其温和、低毒等优点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它参与的许多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好,且具有优秀的区域选择性。同时,它可以同多种亲核试剂反应,是一种普适性较广的芳基化试剂。例如:戴斯-马丁氧化剂和IBX(2-碘酰基苯甲酸),在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过程中被用作温和的氧化剂。IBX还可以实现其它各种官能团的氧化。三价碘(Ⅲ)络合物作为温和氧化剂氧化醇、烯烃化合物以及羰基官能化合物α-烷
镁基储氢合金比其他储氢合金具有更高的储氢能力,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关注。传统的冶金法合成的合金活性低,室温下无法吸放氢,以机械合金化法合成的合金可在室温下以电化学方式吸
近年来由致病菌引起的饮用水安全事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此类安全问题,众多研究学者探索出各种应对方法,其中半导体光催化杀菌得到众多研究学者青睐,这是一种新兴杀菌技术,它以太阳光为驱动力,是以种高效、广谱、持久、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无二次污染的绿色环保杀菌技术。典型催化剂TiO_2,因其毒性低、活性高、价廉量丰、稳定性好等优点而被广为关注。但是宽禁带(只能经由紫外光激发)及低太阳光利用率又限制其大
学位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吡唑酰胺衍生物和吡唑酰基硫脲衍生物,利用生物等排性原理和活性亚结构连接法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20个未见报道的新型吡唑酰胺衍生物和吡唑酰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并且拥有普通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性质。当金属离子检测和生物小分子检测领域引进纳米技术后,提高了检测的高效性和灵敏性。基于纳米材料所呈现的高胶态稳定性,优良的耐光性,微小粒径和低毒性等优异性能,以及优异的荧光发光效应的优势,结合动态光散射的超灵敏检测技术,建立了良好性能的生物小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检测新途径和荧光淬灭方面的新意材料应用。本论文致力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小分子
金属负载与掺杂的铈基催化剂以其独特的储释氧能力,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及挥发性有机废气催化氧化消除等反应中。理论研究铈基催化剂上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结构、掺杂金属离子的结构及其催化作用,可从电子本质认识催化现象,加深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结构的理解,为开发低温高效催化剂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的研究了02在Ce1-xZrxO2(111)表面的吸附与反应行为,从电子角度分析了不同表面氧物种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