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69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不仅是其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其卓越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关键因素。导师制作为牛津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被誉为“牛津皇冠上的宝石”。它的历史演变不仅见证了牛津大学不断迎接挑战,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而且也同样见证了英国传统大学理念沉稳渐进,执着追求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不断努力。研究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发展历史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英国大学学院制和导师制教学传统的理解,丰富英国高等教育史研究,而且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牛津大学导师制在导师职业和导师教学两方面所呈现的特点,可将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00年牛津大学考试改革开始到1854年《牛津法案》颁布:是牛津大学导师制作为大学教学制度的正式形成阶段。这一时期,导师在学院的职业地位得以确立,以奥里尔学院三位杰出导师的教学实践,特别是纽曼的教学改革为代表,牛津大学形成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以人为中心的导师制。第二阶段从1854年《牛津法案》颁布到1914年,是牛津大学导师职业的学术化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导师开始更多地关注科学研究,在从事学院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承担起了大学研究者的角色。导师成为牛津大学中的一项学术性职业。第三阶段从1914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是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牛津大学导师制应对战争的挑战以及战后学生人数和经济投入的巨大波动而不断进行调整。经过战后初期至70年代前一系列外部调查的推动,导师制在牛津大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第四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资源日益紧张以及学科领域不断扩展的多重压力下,牛津大学导师制呈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19世纪以来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发展受到英国宗教改革、经济发展、绅士教育观演变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学科分化与专业化、大学学院制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迟缓、渐进和稳定的特征。导师制是牛津大学自由教育传统的核心体现,其蕴涵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为关注学生个体发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能力。牛津大学导师制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英国的其它高等院校以及美、德、中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中都广为传播。尽管很少有大学能够像牛津大学那样实施严格的导师制,但是牛津大学导师制蕴涵的大学教学理念无疑已被各国普遍接受。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历史沿革可为我国进一步深化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其他文献
踝关节骨折,由于其受伤部位及治疗要求,常发生关节活动受限、僵硬和疼痛。笔者自1989年10月至2005年7月采用综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治疗踝关节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对我院1996—05~2006—02创伤性膈疝误诊18例分析如下。
“框棂关系”是廖秋忠提出的汉语语流中存在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这一形象的比喻对间接回指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分析表明,无论间接回指的先行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发展,远程医疗(Telemedicine)在国外发达国家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我国远程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尽管起步晚,项目单一,但发展迅速。本文对国内外远程医疗发展状况作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有线电视网络设计时,如何利用CAD做标准文件,建立规范化的标准设计。
痛风(Gout)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本病常呈急性发作,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之比为20:1,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后期有不同程度的骨损伤,甚至损害肾脏,发展成尿毒症。过去在我国属罕
对我院2000-01~2006-01涉及纠纷的尸体解剖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最小的为新生儿,最大的78岁.平均21.4岁。医院29例(51.7%),公安、检察院27例(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