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科作物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原物具有寄主范围广、抗逆性强、难以根除等特点,防治上既缺乏优良的抗病品种,又缺乏低毒、高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根围促生细菌PGPR广泛存在于植物根围土中,它们可通过各种防病途径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并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提出可利用PGPR防治细菌性青枯病,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防治迅速成为研究的热点。蜡质芽孢杆菌AR156是南京农业大学与新沂中凯农用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生物农药。为了解AR156对辣椒的防病促生机制,本试验研究了AR1 56在温室条件下对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辣椒青枯病的生防效果,对辣椒的促生作用,在辣椒根围的定殖能力,诱导植物细胞防卫反应,如活性氧积累和胼胝质沉积,以及植物防御相关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温室内,蜡质芽孢杆菌AR156可以对辣椒青枯病产生73.31%的防治效果。AR1 56的使用使辣椒植株干重增加22.30%,并能稳定的在辣椒根围定殖,接种60 d后,其定殖量为5×105cfu·g-1FW。 AR156预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明显增强,且挑战接种病原菌会促使植株产生更快的细胞防卫反应。可见AR156菌株诱导的植物细胞防卫反应,提高植物防御相关酶活和在辣椒根围稳定的定殖能力使其产生对病害的广谱抗性。研究还发现AR156菌剂可增加辣椒叶片叶绿素的总含量,这可能是该菌剂促进辣椒生长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采用由本实验室前期筛选到的三种较好的生防菌株蜡质芽孢杆菌AR156、枯草芽孢杆菌SM21和粘质沙雷氏菌XY21及其组合(BBS家族)。将这三生防菌进行两两组合、三菌组合得到两菌合剂和三菌合剂,并在温室条件下进行BBS家族各单剂和合剂对番茄青枯病的防病促生试验,结果表明,合剂表现出比单剂更好的防效和促生效果,其中三菌合剂AR156+SM21+XY21和两菌合剂AR156+SM21表现出较好的防病促生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84.31%和74.20%,生物增量为44.03%和32.58%。为了解这三个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测定了BBS家族各单剂和合剂生防菌株在番茄根围土壤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三种生防菌无论是以单剂还是合剂处理后均可在番茄根围较好定殖,处理60 d后,两株芽孢杆菌AR156及SM21在根围的定殖量为5×106CFU/g根围土左右,沙雷氏菌XY21在根围的定殖量在5×104cfu·g-1艮围土。其中合剂AR156+SM21两菌株在根围均表现出比单菌株更好的定殖能力,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两芽孢杆菌AR156和SM21相互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