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eck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它集中概括了基督教内容和精神。它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是一部文学巨著。作为宗教典籍,《圣经》为欧美文学提供了恢弘的思想内容,是众多欧美文学作品的主题来源;作为文学经典的《圣经》,它为欧美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欧美文学作品提供了经典情节和人物原型。从古至今的西方作家们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援引圣经内容,无论对圣经内容持赞赏、利用还是持批判、怀疑的态度,他们的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与圣经传统或基督教思想相关的内容。本文以《圣经》为基督教的集中代表,来探讨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影响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因素繁多而冗杂,但基督教文化在福克纳不凡文学生涯中其影响力不可忽视。福克纳生活在美国南部的圣经地带,自幼深受基督教圣经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基督教圣经文化是他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教育因素。稍微有点基督教《圣经》常识的读者,在福克纳文学作品中总能时隐时现、隐隐约约地看到《圣经》的影子。通过欣赏和研读福克纳文学作品,笔者发现:《圣经》的引语和典故、与基督教《圣经》文本形似或神似的叙事模式、叙事手法、人物模式、创作主题都弥漫在他的长篇、短篇以及诗歌作品中。本文试图从福克纳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手法、叙事视角、人物原型、人物关系原型、作品主题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整体把握,以此来探求福克纳作品的基督教《圣经》源头,力求发掘其艺术世界深藏的审美意蕴与非凡的艺术魅力。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宏观论述基督教—圣经对福克纳以及西方作者的必然影响,对国内外福克纳研究现状给予了简明的梳理,指出本文的主旨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构建了一个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具体分四章展开。第一章福克纳作品叙事结构和多重叙事视角的圣经原型。本章包括福克纳作品对圣经“U”型结构的逆转借用和圣经多视角叙事手法的模仿借用。第二章福克纳作品意象和象征的圣经原型,这是福克纳作品与圣经文学的另一个重要联系,笔者重点分析了福克纳作品中的“水”、“光”、“火”的圣经意象以及数字、颜色和几何象征。第三章福克纳作品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包括福克纳作品人物的圣经原型、人物关系的圣经原型和福克纳借鉴《圣经》人物原型和人物关系原型的意义。第四章福克纳作品的基督教主题书写,这部分包含三个小节,分别讨论善恶二元主题、漂泊主题、因信称义主题。这是本文的升华部分,重点阐述福克纳文学与圣经文学之间的精神层面的联系。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从福克纳所成长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等方面来探讨基督教对福克纳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福克纳作品对基督教文化的发扬,以此来重申全文主旨,总结全文。福克纳的文学作品悲壮恢宏,气势磅礴,然而,基督教文化传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养分,没有基督教文学养分,福克纳文学作品就会少了根基和味道。
其他文献
古荣乡那嘎村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北部楚布河中游,该村地势较高(堆龙德庆县平均海拔为4000米),但楚布河谷相对温润的气候保证了那嘎村农业生产的相对稳定,西部虽有高山牧
公园景观小品是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之笔,是对景观细节的处理,既美化环境又能提高区域的识别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其表现种类较多,从功能上可分为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率及其相应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0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资料,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城乡不同患者自我形象紊乱的发生率,并针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单纯传统动脉搭桥或转流术治疗37例,腔内介入治疗27例,传统手术与介入相结合的杂交手术18例。结果:71例取得良好疗效,
美术教育在现代潮流中逐步更新着教学观念,审美观是美术学科所具有的特征之一。目前新教育模式的发展方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和创造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的过程是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事体制改革的深入运行,公务员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尤其是“进口”与“管理”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在“出口”上还尚未完善,“出口”渠道不畅、退出制度运
生物全降解地膜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试验研究了生物全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全降解地膜的降解过程由破孔出现开始,然后逐渐变大并出现
当前,交通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几十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交通流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许多交通流模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交通流跟驰模型和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与之相关的汉语文化则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文化也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汉英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