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与解吸附诱致的纳米悬臂梁的应力模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rnn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微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纳机电系统(NEMS)的实现成为可能。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纳米器件的比表面积增加。纳米材料表面吸附分子或原子引起的吸附效应可用于高性能传感器,而表面缺陷、表面弛豫和表面重构等表面效应对器件的影响不能再忽略,而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器件原来的特性。 对于纳机电器件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物理原理上突破,第二种是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求证,第三种是借助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相关的软件进行计算。由于加工条件的不成熟以及实验环境的要求苛刻,本文采用第一种结合第三种方法研究厚度在纳米量级的悬臂梁吸附分子后的静态弯曲情况以及相应的表面应力。 由于纳米材料本身尺寸的减小使得材料出现了非线性特性,传统宏观材料的连续体理论不再适用,需要建立新的理论和模型来描述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本文应用半连续模型来描述纳米材料的性质,即在厚度方向上由于为纳米级尺寸,采用离散理论进行分析;而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由于尺寸比厚度方向大得多,仍然采用连续体理论进行分析。这种近似既满足了既考虑了精度要求,又保证了计算的简便性,是十分合理的。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吸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换。整个吸附系统的能量包括吸附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吸附质和吸附剂分子之间的作用势能以及悬臂梁本身的弯曲势能。当吸附达到稳定后,整个系统的能量将达到最小值,这就是所谓的“能量法”。根据这一转化关系,可以建立包含悬臂梁弯曲后曲率半径的关系式,相应的,悬臂梁末端位移以及表面应力都可以得到。基本思路就是从最基本的原子间作用力出发,运用能量法,从吸附过程中原子势能和梁的弯曲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建立吸附引起的纳米悬臂梁的弯曲及应力模型。 最后,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由于现有的加工条件不允许对研究对象进行吸附实验,故借助于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这里基于以分子动力学为基础的商用软件Material Studio建立和理论研究相对应的吸附模型,运用forcite模块进行模拟,得到吸附稳定后悬臂梁的状态,读取需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最终结果,和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结果两者相符的很好。 在证实了所建理论模型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讨论。考察悬臂梁各个方向的尺寸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压力是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指标,工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需要能够提供对压力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传统总线的采集设备存在安装繁琐、传输速率低、可挂载的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隶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dae)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HC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NS5B是一个依赖RNA的RNA聚合酶,在病毒基因组复
纤维素是由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它们与木聚糖等多糖一起大概占到了植物细胞壁干重的四分之一。每年地球上的光合作用大概固定了4×1010吨的这种多糖。随着地球
气象探测关系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现阶段探测气象数据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仍旧是无线电探空仪,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100多个探空观测站,并且数量还在增多,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的一门新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与应用的结合也越来越广泛。因为传感器节点本身的能量限制,所以必须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减少要传送的数
胃肠粘膜屏障保护着消化道免于各种酶类、细菌和毒素的损伤,维护胃肠上皮内环境的稳定。胃肠上皮的细胞连接和上皮细胞分泌的粘蛋白构成了胃肠粘膜屏障的主要成分。上皮细胞间
配电网故障识别作为处理配电网故障的第一步,识别方法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故障处理优劣。一旦发生故障,控制中心将会有大量的报警信息迅速涌入,这种情况下要求迅速正确地判断故障是
在正常生理状态的骨骼肌纤维内,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与降解速率处于一个精确的平衡状态。在骨骼肌萎缩的病理过程中,参与骨骼肌正常能量代谢和收缩功能的一些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被激
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科学掌握训练技术与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本领,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良性状态。平时训练中注意提高心理活动能力的调节效果,经常采用一些运动量适当的练习项目活动,进一步磨练学生的意志,只有通过一定负荷的训练量,才能提高学生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紧张因素。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每年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由于稻瘟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不断变异使得栽培稻原有的抗稻瘟病基因逐渐丧失抗性,因此将发掘出新的抗稻瘟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