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的两个译本中成语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反应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一本百科全书。到目前为止,己被译成23种国家的语言。在这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和大卫·霍克斯及其女婿约翰·闵福德的译本被视为影响最大、最著名的版本。 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展现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小说中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但是由于成语本身的特点,也为翻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主要分析的成语取自《红楼梦》中前八十回。根据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交际翻译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使译文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语义翻译中应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无论是交际翻译还是语义翻译,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成语的翻译中应该灵活的运用。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在红楼梦的翻译中,杨宪益倾向于采用异化这种翻译策略,他的翻译力图保留原文风貌;而霍克斯的翻译以读者为中心,主要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归化。 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应用等方面;第三章阐述了《红楼梦》中成语及成语的翻译;第四章对归化和异化这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五章将《红楼梦》两个译本中的成语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对译者翻译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