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凹陷南坡西部孔店期—沙四早期沉积主要是以红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地层。勘探结果显示,这套地层具有良好的油气显示。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经历了多期次的叠加与改造,使得古近纪早期盆地格局被改造。恢复该时期的原型盆地格局对于明确有利储集砂体展布、扩大储量规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论文从不整合面识别和地层发育特征描述入手,对东营凹陷南坡西部的构造格局进行刻画,重点对孔一段—沙四下地层的剥蚀厚度进行恢复,进一步恢复地层的原始厚度,明确各期次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恢复研究区古近纪早期不同阶段的原型盆地格局。根据不整合面的识别和构造层序的划分结果,东营凹陷南坡西部孔店期一沙四早期主要构造期次可依次划分为孔一早期、孔一中期、孔一晚期、沙四下时期等四个构造演化期次。
如何针对研究区沙四下—孔一段(红层)进行剥蚀厚度恢复,以及具体到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层段用哪种方法更为准确,是本论文探讨的重点。结合不同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的适用性分析,对不同方法恢复剥蚀厚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和评价。构造横剖面法主要用于对剥蚀厚度区间和剥蚀范围的标定;选用泥岩声波时差法和沉积速率法对剥蚀厚度数值的区间进行厘定,靠近林南断层上升盘和高青平南断层上升盘的区域,选用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厚度的效果好于其他构造带;平方王潜山区优选沉积速率法恢复剥蚀厚度;优化孔隙度法适合孔隙度较大凸起区的沙四下亚段剥蚀厚度进行较为准确的标定。包裹体测温法和镜质体反射率法的恢复结果为少数单井数据点,仅作为参考。
综合原始构造格局和剥蚀厚度等方面的研究和认识,整个东营凹陷孔店期一沙四早期的原型盆地格局表现为一个北东断西南超的断陷盆地,东营凹陷南坡西部在沙四下一孔店沉积时期主要受北西向断裂体系控制,呈现出“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沿NW向石村—滨南—林樊家—阳信一线,存在着串珠状展布的次级沉积中心。具有西北、东北和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体系,其中西北物源和南部物源是博兴洼陷最主要的沉积来源。原型盆地格局控制了油气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