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51单片机IP软核的优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IP核复用技术和外围电路的VHDL设计,采用高层综合的方法设计出与MCS-8051系列微处理器指令集完全兼容的8位嵌入式微处理器软核,并经过FPGA硬件实验验证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保证IP软核可靠地应用于8位单片机嵌入式系统,需要对软核本身作全面的功能验证和时序验证,本文在对Intel MCS-8051 MCU系统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在QuartusII5.0平台上对IP软核每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功能验证,对所有的111条指令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软核综合结果和时序仿真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核的优化设计方案。软核优化的目标是使芯片的面积最小、运算速度最快。为使综合的芯片面积最小,本设计中采用条件编译的方式未综合8位硬件乘法、除法、DA类指令。片上存储器根据目标FPGA芯片上存储资源的规模作了例化,修改了相应的存储器地址总线宽度和存储器模块的接口。在速度上借用流水线的概念优化了软核算术逻辑类、数据传送类,位操作类指令的时序,缩短了指令的执行周期。通过在仿真分析软件ModelsimSE6.0上的功能和时序验证,证明了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把优化后的IP核下载到目标FPGA(CycloneII EP2C8Q208C8)实验板中进行物理验证。通过一个LED灯闪烁实验和一个步进电机驱动实验,对比优化前后IP核的程序执行效率和示波器上的测试波形,证明软核达到了预期的优化效果。仿真研究和硬件实验表明,本论文优化设计的8051IP软核作为可移植的参数化的内核能够兼容传统的8051单片机,并应用到相关嵌入式系统中,该软核的设计对于基于8位机的嵌入式系统(ES)和片上系统(SOC)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大型结构的破坏和灾难性的事故使得人们对振动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尤其在国防宇航、舰船等高端技术领域当中。由此,对于国防舰船和航空宇航领域当中结构的减振防护显得尤为重要。金属橡胶减振垫,又被称为丝网阻尼器,是一种新型减振材料,通过将其缠绕成螺旋卷,然后经拉伸、缠绕编织、最后通过模具保压成型制作而成。在后处理过程中还要采用回火技术和振动稳定技术,这样生产出来的金属橡胶既有类似橡胶的弹性,还有由于金属丝之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以及交通的迅速发展,桥梁结构到处可见,它是交通线的枢纽,桥梁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交通的畅通与否。在国内外的一些地震中,桥梁结构遭到了较大的破坏,有
重载和高速是我国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量开通运行和交直交型动车组的大量采用,电力机车和牵引网之间的电气参数匹配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在以往的研究中,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提出,作为初中教师应该思考的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发生哪些变化、呈现哪些样态?从课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深海Spar平台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采油平台,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和相对低廉的造价,已经成为世界深海油气开发的主力平台之一。虽然Spar平台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迅速发展,迄今已更新三代
通过选取我国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普遍使用的四个版本教材,对四个版本教材中的拓展栏目从名称及数量、内容、呈现方式、呈现位置四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各个版本拓展
本文对阻抗源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动态模型和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第一章首先对阻抗源逆变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介绍了几种已有的控制策略。第二章分析了传统阻抗源逆变器的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详细分析了其原因。为克服其不足,引入了改进型的阻抗源逆变器。文中详细讨论了改进型的阻抗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阻抗源逆变器改进的正确性。本文以下章节的研究将基于改进型的阻抗源逆变器进行。第三章提出了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