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2受体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特点,探讨其在血管瘤组织病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48例婴幼儿血管瘤进行HE染色,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特征,分为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组和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组,其中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29例,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19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将两组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内皮细胞核及β2受体进行荧光标记,观察两组照片荧光标记物的显示位置,并应用Image-ProPlus6.0软件先将荧光照片转换为黑白图片然后对每张照片进行分析,得出内皮细胞核及β2受体阳性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组内皮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31±0.002,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组β2受体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数为0.022±0.002,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组β2受体的平均光密度值为0.034±0.003,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组β2受体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数为0.027±0.002,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中β2受体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荧光图片显示β2受体于婴幼儿血管瘤中广泛表达,并以内皮细胞核荧光表达处为主。结论:增殖期婴幼儿血管瘤中内皮细胞及β2受体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内皮细胞核的消退伴随β2受体表达的减弱,可推测β2受体主要广泛表达于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中,且可能存在于周细胞中。提示β2受体阻滞剂剂作用于婴幼儿血管瘤,诱导其消退的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及周细胞中β2受体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