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干涉的二维负折射效应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折射率材料因其奇特的电磁和光学特性而逐渐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学科;众多领域的科学家如经典电磁学、光学、材料学、纳米技术、半导体器件等被吸引进来而从事该相关研究,负折射率材料的研究已成为全世界热点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对于负折射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负折射材料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大部分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且因其构造设计复杂、传输电磁损耗高严重地制约着负折射率材料的应用发展。近几年来随着负折射率材料应用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基于传输线理论和光子晶体结构在多维负折射现象的研究逐步推进和突破,多维负折射率材料的需求日益凸显。故此,本文在量子光学领域探索了基于量子干涉效应下二维光波段负折射率的实现可能性,以期充实多维负折射率材料的实现途径。本文可以分成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半经典理论。第3章在一个人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基于量子干涉效应我们提出了实现二维负磁导率的可行性。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理论,我们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在调控探测场和耦合驻波场的失谐量、耦合驻波场相位的条件下,实现了二维平面上的各向同性的负磁导率。在此研究基础之上,第4章我们在一个被强耦合场作用下的V型三能级原子系统中,在调节强耦合光场强度和考虑SGC效应下,弱探测光场在与V型三能级原子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在x-y平面内呈现出各向同性的左手效应,从而实现了基于原子水平的二维各向同性的负折射效应。第5章总结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并基于当前的工作提出后续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在超市零售、餐饮娱乐、医疗健康、快递物流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
陆面过程是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作为表征陆面水分状况的基本物理因子,对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目前多数关于土壤湿度的研究都是围绕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
本文利用中日JICA项目提供的西藏高原及东部山区2011—2013年的地基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简称为PWV)资料(GPS-PWV),通过与相同站点的探空站资料计
哺乳动物极酸性的胃环境(pH 1-3)不仅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更是抵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一道天然屏障,但是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却可以突破这道宿主防御系统达到肠道致病性目的。目前
近年来,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已经引起了人们大量的关注,也有许多方法相继被提出。其中两阶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其主要思想是分两步来检验变量间的交互作用。首先在全基因组范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能够在相对自然、无需特殊制备或灭活的情况下对各种样本进行事实成像,这是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近场光学显
利用1983--2012年的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使用Lanczos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并使用相关、合成、诊断和Mor1et小波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气候平均5—6月南亚高压移上高原的环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与深入,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大规模基因功能研究成为当前热点。实验小鼠作为哺乳动物中的典型模式生物,其基因功能与表型研究具有重要意
自2012年乐视宣布搭建生态营销体系起,国内对于生态营销的理论概念逐渐深入研究。而媒介社会对“互联网+生态”的包容,也让营销传播业界有意识构建生态型模式。目前在生态营
Heusler化合物是三元和四元化合物中的一个大家族,这种已知的化合物有1000多个,它们中的大多数以立方结构结晶。自从在half-Heusler化合物NiMnSb中发现半金属特性以来,Heus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