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从祖国医学对“雾霾”的认识及其致病的病因病机,PM2.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方面产生的影响及PM2.5对心肌细胞损害的机制,PM2.5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多种心脏疾病产生影响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经方生脉散的组方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药理学作用进行了综述。临床研究目的:(1)探讨大气PM2.5浓度与ICU收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及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2)系统的对经方生脉散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江苏省中医院ICU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202例患者,进行病例数据统计,根据患者入科当月的PM2.5浓度水平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其中低浓度组114例,高浓度组88例,分析PM2.5效应对收治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情况及对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率情况的影响;(2)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已发表的关于生脉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低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4例,占本组患者的38.6%,高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47例,占本组患者的53.4%,高浓度组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比高于低浓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浓度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为22.7%,高浓度组心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为46.8%,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eta分析共纳入了 12篇文献943例患者,结果显示生脉散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RR=1.25,95%CI(1.15,1.36),P<0.00001]、左心射血分数[MD=6.93,95%CI(6.09,7.78),P<0.00001]、每搏输出量[MD=8.78,95%CI(6.47,11.09),P<0.00001]、心排量[MD=0.79,95%CI(0.52,1.06),P<0.00001]、心脏指数[MD=0.60,95%CI(0.44,0.76),P<0.00001]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生脉散制剂还可以通过提高冠脉再通率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增加6min步行距离、降低B型钠尿肽水平及控制心率等多项指标改善心血管疾病,并且纳入研究的病例中仅报道了 4例患者在使用生脉散制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PM2.5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且可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生脉散制剂在多个方面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均有其优势所在,可联合常规治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性。实验研究目的:探讨PM2.5、经方生脉散及组方中人参、麦冬、五味子各单味药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为指导临床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1)新鲜完全培养液和5%C02、37℃培养箱内培养H9C2心肌细胞,设置不同浓度PM2.5混悬液进行细胞染毒,并设置对照组加入等量不含PM2.5的培养液,12h后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各孔OD值计算细胞活力;(2)96孔板内使用完全培养液培养H9C2心肌细胞,培养24h后选取生长占孔底面积80%-90%的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生脉散混悬液保护,设置对照组加入等量不含药物的培养液,24h后CCK-8法检测各孔OD值计算细胞活力,同样的方法计算出人参、麦冬、五味子混悬液作用后的细胞活力。结果:(1)PM2.5可对H9C2心肌细胞正常形态产生破坏作用,PM2.5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具有抑制作用,且PM2.5浓度与细胞活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896,N=17,P<0.001);(2)经方生脉散及组方中各单味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有提高H9C2心肌细胞的活力的作用,当其作用在某一浓度达到最大值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会减弱对细胞活力的增强作用,甚至抑制细胞活力,各组药物的不同浓度对细胞活力产生的影响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2.5可对生长状态良好的心肌细胞活力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可随着PM2.5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大,而合适浓度的生脉散及组方中各单味药均可增强细胞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