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地区部分小学校园面临着学位供需关系紧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建筑设施老化等问题的考验,其中小学教室的设计由于受到环境制约以及设计需求的影响,可能采取不同的布局方式与房间朝向。这些设计差异在广州特定的气候与设计环境下会使教室的热舒适及使用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地区内许多小学教室的设计与使用对此缺乏考虑与回应,忽略了不同布局朝向教室在环境能耗方面的区别,不利于绿色建筑设计与使用过程的优化。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广州地区的气候环境及小学教室的设计特征,以热环境舒适及不同的调节模式为切入点,通过调研实测、模拟实验等方法定量研究不同布局朝向教室在相关方面的差异性,总结特征规律,为该地区小学教室的设计及使用提供参考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对广州地区的气候环境进行介绍、归纳基于地域特征的小学教室设计节能要点,并通过调研采样总结广州地区小学教室的基本布局形式与房间朝向情况(第二章)。其次,选取广州市两所小学的自然通风教室进行实测分析,总结物理环境的表现规律,寻找设计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利用实测数据对性能模拟软件进行校验,验证实验工具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拟解决的问题建立标准分析模型并确立了相关工作流程(第四章)。之后利用分析模型模拟不同布局朝向教室在全年自然通风状态下的热环境舒适情况,通过比较热舒适时长与热不适程度等物理环境指标,得到每种布局朝向教室的热环境表现特征,对比各类型教室在不同季节内的热舒适差异(第五章)。最后针对广州地区气候环境最为不利的夏季期间的教室热环境调节模式展开研究,定量分析自然通风与空调环境下各类使用工况与调节手段对于不同布局朝向教室室内热环境舒适的改善作用及节能效益,建立了热环境舒适、调节模式与教室朝向布局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六章)。本文利用建筑性能模拟平台,聚焦于广州地区小学建筑的发展背景与气候特征,搭建小学教室设计及使用情况的对比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在设计前期阶段量化评价布局朝向等设计因素对热环境造成的影响,明确在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室类型,探讨舒适节能的使用方式,为设计策略与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对于实现绿色建筑发展与精细化设计管理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