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的对外开放思想演进之历史考察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4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历史进程的推进,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对外开放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对外开放思想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力图对新时期党的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演进作一个全面的研究。  第一章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依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党的对外开放思想演进的背景。  第二章着力描述新时期近40年来党的对外开放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是描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的历史发展进程;其次是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发展进程;最后是我国从融入国际社会到提出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概述了党的对外开放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为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概括党的对外开放思想的特点。对外开放思想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因为它与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改革的步伐等相同步。  第四章党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外开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在过去的40年里指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对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重要经验与启示进行了的思考和探讨。这些经验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把握国际局势,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
其他文献
该文试图以现有的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在三角关系中的战略姿态演变过程.说明冷战时期,由于国家实力的限制及当时的客观形势,中国在三角关系中多采取反应性的战略姿态;冷战结
在废除死刑的国际趋势下,为贯彻少杀、慎杀的死刑政策和弥补刑罚“生刑过轻”、难以起到惩戒作用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八)》结合我国国情,在死缓制度的基础上增设死缓限制减刑制度
哈耶克用资本主义人性论型构超阶段级法治论,用不可知论反对苏联式的计划经济,用自由论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哈耶克强调社会的自生自发秩序的本体性是人类理性的本源,认
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外交思想,在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作者拟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产生背景、形成条件、成熟发展以及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独立
财政是政权运行的物质基础,也是政权活动的重要内容.乡镇财政状况必然深刻地影响着乡村治理.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的重大改革,乡镇成为最基层的财政实
票据抗辩是票据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该文对票据抗辩的基础理论、具体类型、切断规则以及票据保证的抗辩问题作了深入地探讨,并就如何完善中国的票据抗辩制度的具体意见.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该文介绍了在漫长的400多年中,澳门的主治权归 属曾发生过的数次变迁.祖国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当今澳门回归这一历史责任就落到中国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