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颁布《纳税评估管理办法》以来,各级税务机关通过积极开展纳税评估探索与实践,使我国纳税评估工作逐步发展和完善,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评估工作中只走形式,评估质量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由于会计核算复杂、涉税事务较多,征管难度大,使得对其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纳税评估工作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如何通过建立具体指标分析体系进行有效的纳税评估分析,防止房地产企业因核算错误或有意偷逃税款而造成税收流失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了解和掌握具体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房地产企业税收和财务核算上的特点,尝试在对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全面的纳税评估指标模型,从而提出一些对房地产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对策建议。具体来看,在第一部分引言内,笔者以纳税评估国内外现状和当前房地产行业纳税评估现状两方面相关背景介绍作为全文分析的起点并接着阐述了撰写本论文的出发点和立意所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为第四章的实证分析打下基础:第二章介绍了纳税评估理论和微观税收分析理论;第三章则在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经营及财务核算特点后介绍了其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和征管现状以及相关税收风险问题。在全文重点的第四章中建立了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总体思路如下:以证监会行业分类房地产业中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126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财务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构建以企业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运营状况以及现金流量为分析角度的指标体系,计算出每个企业与税源质量相关的因子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其次,根据税源质量与税负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各企业的税源质量排序与其税负高低排序进行比较,按照正态分布的方法挑选出位差较大的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财务指标分析;再次,在分项财务指标分析中对行业均值和预警值的设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软件测算将设定方法分为异常值的剔除、正态分布检验和均值及预警值计算三个部分,并依据此方法对个别成本费用类和资产类指标进行了检验。第五章在第四章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税务机关内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的建议。特别是针对税务机关内部提出了科学设定纳税评估预警值和信用等级的建议以及对于无法单个分析的数据应采用配比分析的方法,同时指出了部分对于房地产企业重要却无法通过设定预警值测算的指标判定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进行了全面分析,将单个财务指标分析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提出在对企业税源质量和税负进行比较后挑选出可疑企业,再对其进行单个财务指标分析,可以大大减少税务机关工作量和纳税评估的盲目性。同时,针对当前纳税评估中研究对象参考百分制60分及格为惯例确定参考值的方法,在进行反复论证后提出了借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对正态分布的研究方法的建议,不仅使其理论上更加严谨也使得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位于不同概率范围内的企业,大大增加了工作的灵活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对本文所提出纳税评估方法的检验需要融入的税务机关实际工作中,并且对挑选出的可疑企业是否确实存在偷税漏税现象需要通过对该企业进行实地税务检查来论证,因此依据现有条件,笔者无法将此模型还原到一个具体的案例中,还有待获取进一步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论证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