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稀土复合氧化物发光纳米纤维与表征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983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纤维以其优异的光、声、电、磁、热以及机械性能等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已成为纳米科技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稀土氧化物发光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高技术领域,将其制成纳米纤维,研究其性质及应用,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地制备了PVP/[Y(NO33+Eu(NO33]、PVA/[Gd(NO33+Eu(NO33]以及PVP/[Y(NO33+Tb(NO33]复合纤维,并通过热处理获得了晶态的Y2O3:Eu3+、Gd2O3:Eu3+和Y2O3:Tb3+稀土氧化物发光纳米纤维,为一维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在制备纳米纤维的过程中,对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发现聚合物的含量、电压、固化距离及无机盐的含量等都是影响纺丝效果的重要因素,获得了制备高分子/无机盐复合纤维的最佳条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红外光谱以及荧光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分子/无机盐复合纤维和经过热处理后得到的Y2O3:Eu3+、Gd2O3:Eu3+和Y2O3:Tb3+发光纳米纤维均为良好的一维纳米纤维。所制备的发光纳米纤维直径约为50mm,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新结果,为今后研究发光纳米纤维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烧结NdFeB永磁材料制备方法研究的进展,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烧结工艺的创新和磁体防腐蚀性能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电场作用下的快速烧结方法成功地对NdFeB压坯进行了烧结。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进行实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设备,对基于电场作用下NdFeB压坯的烧结致密化过程以及工艺因素对其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将电场快速烧结钕铁硼材料
细菌纤维素膜(BCM)是一种环保可再生的生物材料,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很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及低廉的价格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载体、隔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本文对细菌纤维素膜基体进行修饰,在细菌纤维素膜上负载无机纳米粒子,使之具有催化降解有害物质的能力,并应用于光催化降解废水和质子交换膜防腐领域。利用细菌纤维素膜表面羟基作用力为软化学模板,制备出具有优异形貌的CdS/TiO2/BCM复合催
Recently, one-dimensional (1D) II–VI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have attracted much interestdue to their novel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CdS(cadm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