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炒作”现象的伦理审视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普及开启了人类社会由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的一扇大门,网络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热点人物也开始走进并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特别是“网络炒作”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网络炒作”作为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炒作形式,必然有其与传统炒作手段不同之处,它有传播互动性更强、传播渠道更宽广、传播速度更迅捷等特点。网络生存方式已经对传统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准则造成强烈的冲击,颠覆了以往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方式。“网络炒作”现象不仅挑战和冲击了公众传统的价值观,同时也误导了公众的审美价值观,弱化了公众的社会公德意识,淡化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了公众的急功近利意识等。而这些新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困惑正是由于网络传播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传播具有传递信息、传承文化、引导舆论、新闻宣传以及提供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应该正视“网络炒作”现象对公众生活和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以传统社会优秀的伦理道德原则为基础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大力弘扬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人文精神,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引领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价值观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本文认为,我们要尽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推进网络伦理规范制度建设,规范网络运作,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督机制,提高网民的鉴别和免疫能力,树立正确网络荣辱观;大力培养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相关主体遵守网络道德的自觉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检查在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听力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531例(820耳)婴儿的临床资料,
2020年9月23日,山东省电子与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工作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顺利召开。山东大学先进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东风,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良、
<正>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的、缓冲的
期刊
蔷薇属植物抗性强,观赏性高,是干旱半干旱区重要的资源物种。采用样地法调查太统—崆峒山保护区蔷薇属植物。结果显示,太统—崆峒山保护区自然分布蔷薇属植物6种,栽培3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