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X地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是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具有泥质含量、钙质含量高,孔渗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砂泥岩薄互层广泛发育的特点,这大大增加了储层测井评价的难度,同时给产能级别划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建立一套考虑泥质、钙质影响的储层定量解释及产能级别划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各种岩心分析资料与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LX地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得知储层孔渗变化范围大,孔隙度分别主要分布于5%~30%及3.3%~27.1%,渗透率均主要分布于0.1m D~500m D;储层泥质含量和钙质含量高,萨、葡油层泥质含量均主要分布于5%~20%,萨、葡油层钙质含量主要分布于0~15%及0~5%,有的储层可高达45%以上;储层孔隙结构复杂,萨、葡油层平均孔隙半径主要分布于1~10μm及1~5μm。利用岩心分析数据以及中子、密度、声波、微球等测井数据,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萨尔图、葡萄花油层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公式。考虑钙质对岩石导电规律影响,对印度尼西亚方程进行改进,建立了含泥含钙储层饱和度解释模型,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和试油结果对比,精度较高。根据相对渗透率与产水率关系,建立了研究区产水率计算模型,并基于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利用研究区岩心相渗实验数据,确定了研究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的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萨葡油层储层参数、测井参数、储层流体参数、工程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确定了储层产能的敏感参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产水率、储层特征、测井资料、试油资料等信息,给出储层产能级别分类标准,利用产能敏感参数构建了反映储层含油量以及渗流能力和压裂效果的复合参数,进而建立研究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自然产能及压裂产能产油、产水级别划分图版。利用建立的解释方法对研究区33口井进行了处理与解释,并应用萨尔图、葡萄花油层产能级别划分图版对33口井共140个层判断了产能级别,将判断结果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产油级别符合率为76.4%,产水级别符合率为73.6%,证明建立的解释方法适用于LX地区萨尔图、葡萄花油层高泥高钙储层的解释评价以及产能级别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