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抗生素,常被非法用于畜牧业生产中,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在奶牛泌乳期使用时,会造成牛奶中CAP的残留而危害人体造血功能以及具有致畸形和致癌等危害健康。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谷物、豆类及水果中的真菌毒素,如果长期摄入被其污染的食品,会在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CAP和OTA的检测方法存在依靠大型仪器、设备昂贵、操作繁琐、前处理复杂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利用适配体的特异识别能力和氯化血红素的模拟酶特性,分别建立了CAP和OTA的比色分析检测方法,可灵敏、准确、简便地用于食品中CAP和OTA的快速检测。论文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基于适配体的特异识别性能与氯化血红素(hemin)的模拟酶特性,建立了一种比色分析法用于牛奶中CAP的检测。将hemin分别修饰在CAP适配体的3’端及其互补链的5’端,当体系无CAP存在时,两条单链DNA杂交形成双链结构,hemin互相靠近形成二聚体使其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降低,无法催化H2O2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而有CAP存在时,CAP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导致双链解离,hemin二聚体解聚形成单体而呈现强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可催化H2O2氧化TMB,使溶液的颜色从无色转变为蓝色,加入H2SO4终止反应后,溶液呈稳定的黄色,通过测定452 nm处的吸光度即可定量分析CAP的含量。在pH 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当DNA浓度为0.2μmol L-1、钠离子浓度为100 mmol L-1、TMB和H2O2浓度分别为0.9 mmol L-1和100 mmol L-1时,检测CAP的线性范围为130 nmol L-1(y=0.0199x+1.223),以3倍标准偏差(3S/N,n=10)计算检出限为0.315 nmol L-1,将建立的方法用于牛奶中CAP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5.5%116%,表明该方法可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牛奶中CAP的残留量,说明方法对CAP残留量的痕量检测具有巨大潜力。第二部分,基于适配体与hemin-G-四链体检测食品中OTA。通过设计两条无标记单链DNA,其中一条是由OTA适配体和富G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单链DNA,另一条是与其互补的单链DNA。当体系中无OTA存在时,两条单链DNA杂交形成双链结构,hemin加入后由于溶解度低而聚集,导致其模拟酶活性降低。而当体系中存在OTA时,适配体可与OTA特异性结合,导致双链解离,富G碱基序列暴露出来,向其中加入hemin后,hemin可与富G序列自组装形成hemin-G-四链体复合物,该复合物呈现强过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可催化H2O2氧化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使溶液的颜色由浅绿色转变为深绿色,通过测定420 nm处的吸光度可定量分析OTA含量。在pH 7.0的PBS缓冲体系中,当hemin、H2O2和ABTS浓度分别为1μmol L-1、2 mmol L-1和4 mmol L-1,经37℃反应150 min时,OTA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OTA浓度范围为0.0010.01μmol L-1,回归方程为y1=4.567x+0.312,OTA浓度范围为0.012.5μmol L-1,回归方程为y2=0.111x+0.356。检出限为70.3 pmol L-1(3S/N,n=10)。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花生、核桃和红豆等10种食品中OTA的检测,发现挂面、面包、红豆、花生样品和鸡饲料中OTA含量均超出国家限量(5.0μg kg-1即0.012μmol L-1),在核桃和花生中进行OTA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1.9%到109%之间,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灵敏地检测食品中的OTA含量,对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