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化节点ID的Chord协议研究及应用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bs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化对等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如CAN,CHORD,Pastry和Tapestry,为非中心化存储和内容发布等大规模分布式应用提供了可扩展的、健壮的资源定位和路由服务。这些覆盖网络利用分布式哈希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把关键字映射到覆盖网络的节点中。以Chord协议为代表的基于DHT的资源定位算法因而受到广泛研究。Chord协议为每个节点和数据分配一个在名字空间中唯一的m位(二进制)标识符(通常采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如SHA-1来分配),所有可能的2m个标识符构成一个一维的标识符环。根据这个标识符环,可以在实际物理网络之上构建逻辑覆盖网络。 但是,使用Hash函数造成了逻辑覆盖网络与底层物理网络常常出现较大的不一致。比如,IP地址为59.64.157.38和59.64.157.39的两个节点N1和N2在实际物理网络中距离很近,一般情况下是在同一个局域网中,但是,所产生的标识符Hash(59.64.157.38)和Hash(59.64.157.38)却差别很大,从而使得两个节点在逻辑覆盖网络中的距离很大,N1寻找N2的路由过程可能要经过广域网。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使用结构化节点ID的方法,在原有的节点ID基础之上附加一些信息,使物理网络中邻近的节点在逻辑覆盖网络中尽量接近,上述N1寻找N2的过程将避免访问广域网,减少资源开销。 本文在对Chord协议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使用结构化节点ID的改进方案,并设计实现迭代式Chord模拟器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化节点ID后,可以提高Chord网络的查询效率,减少节点加入和退出Chord网络时转移数据的开销。最后,本文将使用结构化节点ID的改进方案应用到基于P2P和GIS的信息交流系统(Peer-to-peer and GIS based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以下简称PGIES)的原型系统,以改进方案为基础进行底层对等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其他文献
第二代双倍数据传输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Two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DR2SDRAM)具有价格低廉、容量大、访问速度快等优点,是存储介质
图象增强就是将原来不清楚的图像变得清晰或把我们感兴趣的某些特征强调出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便于对图像进行其他处理。灰度图像的非线性变换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不断普及,用户在将来很可能会面对大量的同类型Web服务可供选择,这些同类型Web服务的功能是相同的,但其性能参数如服务响应时间、服务费用、服务地域范围有
工作流管理技术将过程逻辑从应用系统中分离出来,达到了对过程建模、重组和重用的目的。目前的工作流建模方法在柔性和适应性上存在不足,难以适应业务环境的动态变化,同时在工作
随着移动无线网络的安全通信高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面临巨大挑战。而在无线移动网络中,PKI密钥基础设施难以部署、无线设备资源有限和节点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等限制都使传统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外就有人着手研究用计算机来编制课表,1975年Even等人证明了课表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是典型的组合优化和不确定性调度问题,时间和空间作为临界资源的一种不定
信息传输中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步调不一致,会发生同步错误,如比特格式的磁记录系统。同步信道的纠错编码技术已逐渐成为信道差错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遥感图像的配准是对同一区域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精确的匹配,是遥感图像处理的重要内容。遥感图像配准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气象图像作为遥感图像的一种,对其进行配准研究,具有
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性能管理中的应用,发现目前的网络性能管理系统存在智能化不足的特点,为了提高网络性能管理系统的智能化,通过研究专家系统、神经网
当今微电子工业的产值占世界经济总产值的4%,己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产业。预测表明,在今后的25年里,更将占到世界总产值的8%。 像所有迅速发展的事物一样,发展产生了分工,更细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