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国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也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教师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十字路口,孩子的脾性、爱好、价值观等也在这个阶段慢慢成型,因此初中阶段是尤为重要的一环。论文通过数据分析初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与创造性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初中教师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到的作用,为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来自湖北、河南的198名初中教师为被试,探讨了初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和创造性教学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
1.初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比较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均持有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男女教师在创造力学生观和创造性教学方法观有显著差异,女教师分数高于男教师;在教龄方面,6-10年教龄的教师各维度得分均为最高:在学历方面,专科及以下学历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维度得分相对较高,本科、硕士学历的教师相对较低;在地区方面,农村和城市教师在创造力学生观、创造性教学方法观及总维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农村教师得分相对较高。
2.初中教师在创造性教学效能感上总平均分为3.549,分数相对较高,表明他们有自信克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该变量各维度在性别、教龄和地区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学历方面,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负向自觉维度上呈现一定差异。专科及以下、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得分较高,他们表示对提高学生创造力时,有时会比较无助。
3.初中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行为上总平均分为4.198,表示其进行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频率整体较高。该变量各维度在性别和地区因素上无显著差异;在教龄方面,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各维度得分相对较低,6-10年和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是两个小高峰;在学历方面,各学历阶段的教师在学习指导方式和鼓励变通维度具有显著差异,专科及以下、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得分要高于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教师。
4.初中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创造性教学效能感与创造性教学行为三者之间彼此显著正相关;初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在创造力培养观和创造性教学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来自湖北、河南的198名初中教师为被试,探讨了初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和创造性教学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
1.初中教师创造力培养观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比较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均持有积极态度。在性别方面,男女教师在创造力学生观和创造性教学方法观有显著差异,女教师分数高于男教师;在教龄方面,6-10年教龄的教师各维度得分均为最高:在学历方面,专科及以下学历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维度得分相对较高,本科、硕士学历的教师相对较低;在地区方面,农村和城市教师在创造力学生观、创造性教学方法观及总维度上均具有显著差异,农村教师得分相对较高。
2.初中教师在创造性教学效能感上总平均分为3.549,分数相对较高,表明他们有自信克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该变量各维度在性别、教龄和地区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在学历方面,不同学历的教师在负向自觉维度上呈现一定差异。专科及以下、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得分较高,他们表示对提高学生创造力时,有时会比较无助。
3.初中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行为上总平均分为4.198,表示其进行创造性教学行为的频率整体较高。该变量各维度在性别和地区因素上无显著差异;在教龄方面,5年及以下教龄的教师各维度得分相对较低,6-10年和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是两个小高峰;在学历方面,各学历阶段的教师在学习指导方式和鼓励变通维度具有显著差异,专科及以下、博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得分要高于本科和硕士学历的教师。
4.初中教师的创造力培养观、创造性教学效能感与创造性教学行为三者之间彼此显著正相关;初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效能感在创造力培养观和创造性教学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