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鹿乳业、丰田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大声誉危机事件使企业声誉成为世界范围广泛关注的显要问题。声誉信息理论引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使企业声誉与企业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根植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市场经济环境而发展起来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声誉信息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在解释发达经济体的企业行为特征时,往往能找到更多的一致性。中国刚迈入市场经济的大门,企业生存发展的体制环境独具特点,因此企业行为特征可能会与理论推理出现差异,本文借鉴发达市场经济体已有的理论成果,研究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声誉的影响关系,希望对中国市场企业的声誉管理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信息。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声誉研究的经验文献和基础理论,然后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声誉信息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就企业声誉与财务及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理论推理分析,进而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环境的特点,提出中国市场企业声誉与财务及非指标关系的研究假说,为实证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选取2006-2009年国际声誉研究院(中国)发布的“中国市场企业声誉测评100榜”共319个企业为样本,以声誉指数作为企业声誉的衡量指标,以企业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作为声誉影响因素的衡量指标,对企业声誉与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首先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了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接下来考虑到内生性问题,采用Hausman检验对是否存在内生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对模型的稳健性做了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设,与预期一致,市场业绩指标、盈利的会计指标、会计风险指标、多元化经营等财务指标对企业声誉的评估存在显著影响。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相比在市场风险及企业规模因素方面也表现出了差异,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本土企业的特点。组织机构持股状况等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声誉表现出了出乎预料的重要影响。总之,分析结果证明了以财务及非财务指标表征企业声誉影响因素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同时,研究结果论证了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市场中对声誉进行竞争的观点。文章最后提出了一点从理论及实证分析结果中得到的浅显启示,希望可以在声誉管理方面为领域内的研究或中国市场上经营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