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酞菁的有机近红外发光器件与太阳能电池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产业化逐步从微电子时代过渡到光电子时代和光子时代,光电材料将成为光电产业的基础支撑。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不但具有低毒、价廉、易成型、柔性等优点,还具有光电响应快的特性,有可能在分子尺寸实现对电子行为的控制,并制成分子器件,这就有可能克服无机材料集成电路的集成度限制所带来的困难。酞菁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小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具有大的共轭性和显著的半导体特性,在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无取代氢酞菁H2Pc的光学性质,然后将H2Pc掺入Alq3作为发光层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H2Pc浓度对器件电致发光谱的影响,708 nm和800 nm附近的发射峰是在H2Pc浓度低时出现,而910 nm和930 nm附近的发射峰是在H2Pc浓度高时出现,详细讨论了这些发射峰来源,并分析了器件发光机制。合成了四取代氢酞菁Tetra-H2Pc,研究了其光学性质,并以Tetra-H2Pc为发光材料采用旋涂和真空蒸镀法制备了有机近红外电致发光器件。对比了Tetra-H2Pc和H2Pc发光性能,结果表明Tetra-H2Pc发光性能较好,还可通过旋涂方法成膜,简化器件工艺。以十六氟铜酞菁CuPcF16为发光材料制备了发射波长在1106 nm附近的有机近红外电致磷光器件。器件结构包括单层结构和多层掺杂结构,发光层主体材料分别采用了Alq3、CBP和TPBI,研究表明TPBI是一种较好的主体材料。详细讨论了以TPBI为发光层主体材料的器件的发光机制,并通过在发光层后面插入Alq3:DCJTB层提高了器件发光强度。合成了四取代铜酞菁(4-tert)CuPc,研究了其光学性质,并以其为发光材料制备了发射波长在1110 nm附近的有机近红外电致磷光器件,优化了器件结构。CuPcF16和(4-tert)CuPc发射波长较长,发射光谱较宽,在光通信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以(4-tert)CuPc为电子给体材料制备了单层结构、双异质结、本体异质结和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对器件进行了优化,并分析了器件的光电性能,研究表明所有器件都有明显的光伏效应。(4-tert)CuPc的吸收谱与常用的电子受体材料C60吸收谱互补,其能级与C60能级匹配也好,因此作为一种新颖的给体材料可用于制备各种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又由于其溶解性较好,有望通过旋涂方法来简化器件制备工艺。研究了氟化镱YbF3作为阴极修饰层对基于CuPc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bF3层的插入可以提高器件的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能量转换效率。讨论了YbF3层的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合法性理论,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剖析转型期民营企业面对制度约束所运用的合法性获取行为,并归纳出合法性获取战略。通过对两个案例企业分析发现,企业借助法律法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础,中国古代社会以农、工、商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家庭实际上是构成整个社会大家庭的主体。研究唐代手工业者的家庭生活,不仅能够加深对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下
本论文以计算思维为载体,阐述了计算机思维与应用能力在中学程序设计教学的应用。“在编程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拓展思维”的教学理念在中学程序设计中广泛应用,并且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地区下组合属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测井解释的准确性是此类储层研究的难点。本次研究利用岩心、测井及实验室分析的物性资料,在储层特征研究基础上,分油组
文章讨论分析了变电所潮流常见的异常问题,对110kV康马变等变电所出现的调度监控端或变电站现场测控装置潮流异常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拓展分析各种接线错误情况下的潮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了涉外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同时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市场主体便利化需求不断增长,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