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才玛超大型铅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三江成矿带北缘。目前矿体储量已经超过600万吨。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对该矿床进行了详实的研究,包括在成矿流体特征、同位素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等各方面。但随着找矿工作进一步深入,物探方法的支持,尤其电法、磁法的深入研究,对于下一步圈定靶区尤其重要。本文对研究区岩(矿)石标本进行了磁物性统计,获得不同类型岩(矿)石的磁性强度,以沱沱河多才玛矿区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各项改正和磁异常计算,最终生成ΔT原始异常图,获得3处磁异常区,推测断裂共9条,相位激电共圈出7处异常区,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同时进行了成矿远景分析。对研究区422块岩(矿)石标本进行了磁物性统计,岩(矿)石标本主要为角砾岩、结晶灰岩、方铅矿化碎裂灰岩、泥晶灰岩以及正长斑岩,其中结晶灰岩和方铅矿化碎裂岩磁性较弱,流纹岩和泥晶灰岩在研究区内磁性中等,而角砾岩和正长斑岩磁性最强,同时变化范围最大,与岩石中含有铁磁性矿物有关。对研究区173块岩(矿)石标本进行了电物性参数统计,本区铅锌矿化的紫红色复成分砂岩、泥灰岩、砂岩以及褐铁矿泥灰岩均显示了“低阻中高极化”特点,而其他非含矿岩性均属“高阻低极化”特征,本区含矿岩性与非矿岩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电性差异。研究区1:1万高精度磁测ΔT剖面平面图研究显示,沱沱河地区ΔT值在-30nT~200 nT,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可划分出3处异常分别为C1、C2和C3。异常整体上形态较为规则,呈条带状或面状展布,整体走向呈EW向,北边多为正异常,南边多为负异常,反应了研究区深部磁性体规模较大。研究区相位激电测试结果显示视相位参数异常分辨率高、衬度大,相位激电圈定矿体效果较好。发现七处视相位异常带,其中发现异常与已知超大型铅锌矿孔莫陇矿段、茶曲怕查矿段和矿段,在空间位置和平面形态上都十分吻合,沿着已知矿体构成的矿化带及与之相关的断裂带向东西两端延伸,在已知矿的外围发现了新的矿致异常,进而圈定并缩小了找矿靶区,指出了成矿有利地段。通过对ΔT磁异常等值线剖面平面图综合推断解释,推测划分断裂共9条。多才玛矿区矿体产状、形态受东西向张性断裂、北东向压性断裂以及南北向次级张性断裂所控制。矿石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等低温矿物组合为主。成矿物质具有混合源的特征,部分来源于地层,部分来源于岩浆作用。成矿流体应来源于岩浆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强烈的水岩反应。矿床成因类型浅成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在地质、高精度磁测、相位激电的研究成果之上,最终给出了沱沱河地区多才玛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地球物理、磁性、相位、电阻率的找矿标志,并初步划分出了7个成矿远景区(Ⅰ号-Ⅶ号)。将地质特征与高精度磁法、相位激电相结合应用于研究区的找矿工作之中,进行成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