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可持续是人类文明永续的基础和条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1993年至今,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持续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为此,2015年我国调整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行动,不过政策效果并不明显。意识先于行为,又引导行为,居民的生育意愿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学者集中于分析宏观层面的社会政策、经济发展、社会流动等因素,以及中观和微观层面家庭和个人特征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然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构成社会,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社会网络关系中,社会网路关系中成员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会影响个体生育意愿。国外已有学者从社会网络和社会互动的角度对生育意愿展开研究,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对生育意愿影响的研究较少,这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契机。 基于此,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对80后、90后生育意愿的影响,构建了个人社会网络关系强度与生育意愿的Logit回归模型,结果发现80后、90后群体共同受到社会网络中以血缘、亲缘为基础的强关系和以业缘、友缘为基础的弱关系的影响。 强关系方面,与父母、配偶沟通与互动越频繁、婚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更愿意多生育,并且与父母沟通与互动越频繁、尚未生育男孩的个体仍然有性别偏好,传统生育观念对80后、90后生育意愿仍然有一定影响。弱关系方面,职业满意度和社区生活满意度较高的个体更愿意多生育,居民的社会网络从传统社会网络(血缘关系为基础)向现代社会网络(工作社会网络为基础)的变迁过程中,弱关系对其生育意愿的影响凸显出来;同时,控制变量中个人收入正向影响生育意愿。 为此,本文从这几方面出发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宣传力度,为转变生育率提供“软环境”,进行政策效果评估;(2)增加家庭功能,构建专业咨询队伍,提升婚姻质量;(3)开展社区公共生活,重视建设社区生育文化;(4)进行利益诱导,实施鼓励措施,提高80后、90后居民收入。希望可以为政府更好地推行生育政策和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