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浮游动物、小型甲壳类、贝壳类和鱼类等。其鱼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海水食用鱼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两种重要的营养素,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健康等至关重要。鱼油和鱼粉是传统水产饲料使用最多的脂肪源和蛋白源,近年来鱼油和鱼粉的价格升高、产量供不应求,因此寻找合适的脂肪源和蛋白源成为水产行业丞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脂肪源替代鱼油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能为卵形鲳鲹寻找合适的脂肪源和蛋白源、优化卵形鲳鲹饲料配方提供理论依据。一、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实验鱼选用640尾体质量为82.85±2.36 g的卵形鲳鲹,经过一周驯化后,随机放入32个网箱中。实验共有8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共配制了8种饲料,除脂肪源种类不同,其他原料都相同。实验饲料依次记为FO(鱼油),KO(磷虾油),SO(豆油),CO(玉米油),1:1 FO-SO,1:1 FO-CO,1:1 KO-SO和1:1 KO-CO。养殖周期为8周。1.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生长、肌肉品质和血清生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SO、CO、1:1 FO-SO和1:1 KO-SO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FO组(P<0.05),KO、1:1 FO-CO和1:1 KO-CO组与FO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饲料系数和肝体比与FO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SO组饲料系数为最高,CO组肝体比为最高。四组混合油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FO组(P<0.05),在FO组肌肉发现了最高的粗脂肪含量和最低的粗蛋白含量。肌肉脂肪酸组成直接受饲料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各组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SFAs)含量显著低于FO组(P<0.05)。KO组肌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FO组(P<0.05),各组肌肉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含量显著高于FO组(P<0.05)。肌肉中n-3/n-6含量除KO组外,其它各组显著低于FO组(P<0.05)。在肌肉质构方面,KO组肌肉具有较高的弹性,肌肉品质较好。在血清生化方面,1:1 KO-CO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FO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在CO组最高且显著高于FO组(P<0.05)。除1:1 KO-CO组外其它各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FO组(P<0.05),在KO组中发现了最低的丙二醛含量。1:1 FO-CO组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FO组(P<0.05),在FO组中发现了最高的谷丙转氨酶活性。2.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四组混合油组在肝脏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FO组(P<0.05),在FO组中发现了最高的fas相对表达量。1:1 KO-SO组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中也检测到了最高的accα基因相对表达量。在FO组中检测到了最低的激素敏感脂肪酶1(hsl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pparβ的相对表达量。SO和CO组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O组(P<0.05),其它各组与FO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Alpha多样性指数与FO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所有组中的肠道菌群中注释到4个门水平上的菌群,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其中变形菌门丰度最高。由于受脂肪源影响较大,各组肠道微生物在物种进化和物种组成方面差异较大。综合不同脂肪源对卵形鲳鲹生长、肌肉品质、血清生化、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来看,KO在卵形鲳鲹中可以替代鱼油,四组混合油在不同程度上也能促进生长、改善免疫状态和肠道健康。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实验鱼选用750尾体质量为42.64±4.68 g的卵形鲳鲹,经过一周驯化后,随机放入15个网箱中。实验共有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50尾鱼。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鱼粉为基础蛋白源,配制了5组饲料。各实验饲料分别添加0%(FM),25%(FSM25),50%(FSM50),75%(FSM75)和100%(FSM100)的发酵豆粕(FSM)替代鱼粉(FM),并分别添加0%,0.10,0.22%,0.35%和0.45%的赖氨酸以及0%,0.14%,0.27%,0.41%和0.54%的蛋氨酸。养殖周期为8周。1.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肌肉组成和血清生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SM25和FSM50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采食量和肥满度与FM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FSM100的饲料系数最高且显著高于FM组(P<0.05)。根据回归曲线方程得出发酵豆粕替代鱼粉量为17.5%时卵形鲳鲹可以获得最优的生长。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肌肉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和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FSM75和FSM100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FM组(P<0.05),FSM100组谷丙转氨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FM组(P<0.05),其它组与FM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2.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肝脏组织形态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FM组肝脏组织形态较为正常,肝脏细胞核大小正常且清晰可见,细胞界限较为明显。与FM组相比,随着发酵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肝细胞内圆形空泡数量增多,将细胞核挤到一侧,肝脏损伤加重。qRT-PCR结果显示,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生长结果一致,FSM75和FSM100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和生长激素(GH)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FM组(P<0.05),FSM25、FSM50组和FM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即与FM组相比,发酵豆粕替代鱼粉量不超过50%时不会对卵形鲳鲹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超过这个范围则会抑制生长。综合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生长、肌肉营养组成、血清生化、肝脏组织形态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来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不宜超过50%,通过回归曲线方程可以得出替代比例为17.5%时卵形鲳鲹能获得最优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