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中东部十六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其发展过程中,重要性始终被忽略,致使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却非农业强国。因此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来说意义非凡。  虽然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在我国出现的相对较晚,但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已经将我国由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农业强国转变。然而,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对比,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依然严峻,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新四化”,当务之急是要转变传统思路,不能因循守旧,要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改革一切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制度与观念。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表现为融资支持和风险管理支持,其服务的范围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环节,而是面向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机农资生产销售、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等各个环节。  本文首先对农业产业化以及金融支持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与界定,然后对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从信贷和保险两个维度对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分别进行了机理分析;接着叙述了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及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我国中东部16省份2004-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在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推动方面,涉农贷款表现出了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的效用并不显著。论文的最后,综合前文的研究,提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强:一方面,正确处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两者的关系,以市场为主,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政府为辅,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扶持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与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对现代证券组合理论从产生至今的发展过程做了一个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同时利用单指数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对中国股市进行了一定的实证分析。在单指数模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