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新青年》杂志视为一份成功的青春读物,研究在其文本中体现的青春特质及其内涵。《新青年》杂志所采用的过于激烈的手段、不够严密的风格,皆与其读者定位和随之而来的青春特质相关。而这种种情绪化的表达,连同其下的话题和内容,也寄托了新青年同人和青年读者的特殊诉求和心理特质。在《新青年》杂志与青春的互相表现、满足和塑造之中,我选取了叙述方式、革命要求、读者影响和信念体系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我的研究。它们分别体现在我论文正文的四个章节中:第一章总结了《新青年》凸显出的,最具有青春特质的叙述手段——“偶像”的运用;“偶像不仅包括塑造出来的可供模仿的榜样,还包括对读者自身主人翁形象的塑造和其用变种衍生物——妖魔和谬种来塑造论敌。第二章回顾了《新青年》杂志所留存下来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成绩——白话文运动,指出这一运动是一场旨在颠覆现实秩序的语言实践。体现了极为彻底革命态度和主观精神,而这些是与青年作为主流之外的“边缘知识分子”的权利要求和言论焦虑相关的,也是青年先锋态度的体现。第三章通过《新青年》读者论坛和通信栏,展示了真正的当时青年读者的形象,反映当时青年的普遍心态、精神需求和心路历程;他们在杂志中的存在,也使“青年”形象摆脱被言说、被塑造的地位,站出来表现和言说自身。第四章将关注点放在《新青年》杂志对青年的信念体系的建构上。《新青年》杂志对信念体系和终极问题展现出一种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态度。它为青年提供了多种信念作为依凭,其中进化论、科学主义、民主是最为主要的信念元素,这样的组合既表达了《新青年》对青春诉求的理解和利用,也体现了《新青年》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