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变物性和添加高聚物对湍流槽道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ha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Toms发现高分子湍流减阻效应以来,对其减阻机理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一直没有定论。当牛顿流添加高分子之后,减阻流体在减阻的同时传热性能也降低。因此当添加剂应用于区域供热/制冷系统时可以大大降低阻力和热量损失,从而实现节约能耗的目的。   本文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对流体变物性和添加高聚物后的槽道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到的主要结果有:   1.首先对槽道内流体变物性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流体变物性流动时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规律,并且与常物性流动和传热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物性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物性的改变产生了减阻效果和传热增强效果;在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按照常物性计算所得的流动和传热情况与变物性时相差不大。   2.从粘弹性流体的基本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式出发,理论上推导了能在某种程度上模拟高分子聚合物减阻和传热降低的模型。该模型以壁面距离y为函数,在粘性底层保持等效流体粘度不变,在粘性底层之外等效流体粘度随着离壁面距离以斜率D(也称为减阻参数)线性增加。   3.应用减阻和传热模型,数值模拟出了减阻和传热降低效应,其速度分布与经典的Virk三层速度模型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减阻参数D的增加,流动的阻力和传热性能降低。数值模拟出的最大减阻率和传热降低率分别为75.6%和73.9%。   4.对减阻和传热模型引发的减阻流的湍流脉动量进行了分析,流向的速度脉动在低减阻时随着减阻率的增加呈现增大趋势,但在高减阻时却反而减小;展向和壁面法向的速度脉动则随着减阻率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5.将减阻和传热模型应用于不同的缓冲层起点假设,结果表明在低减阻时,缓冲层起点的高低对减阻和传热的影响不大。当在接近极限减阻时,缓冲层起点的高低对减阻和传热影响较大,随着缓冲层起点的增加,壁面切应力减小,Nu数增加。
其他文献
什么是有价值的班级生活?rn有价值的班级生活,于班主任就是,我能自主管理我的班级,实践我的带班主张;我的方法能得到学生、班级任课教师及同行的认可,并有成效;我在与学生的
期刊
期刊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供应的渐趋紧张,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可再生能源形式的风力发电,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和最具规
随着我国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越来越多,绝缘子的直流冰闪隐患显得愈加严重。国内外学者对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特性及闪络模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对降低绝缘子冰闪事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静态闪络模型并不能完全反映覆冰绝缘子动态闪络过程的本质,已有动态闪络模型中对电弧的表征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实际覆冰绝缘子直流闪络过程中会存在多电弧共同发展至闪络的情况。因此,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直流电压下覆冰绝缘子的
学位
期刊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GPRS无线通信网络已经与互联网联接在一起,成为一种可持续利用和开发的资源。而且GPRS网络可以提供高达115kbit/s速率的分组数据业务,能够满足绝大多
本文回顾了复合材料脱层结构屈曲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探讨了结构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矩形脱层和圆形脱层的约束屈曲,针对理论解的局限性,运用大型
电能是当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方便的二次能源,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工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容量都在不断的增长,电力新技术也层出不穷。煤炭、石油、铀矿等矿物资源将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枯竭。而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还不具备规模化、商业化开发利用条件。而今风力发电技术由于无污染、施工周期短、投资灵活、占地少、造价低等特点,已
有理想信念是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