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右翼团体对美国公共政策的影响——以夏沃案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美国联邦宪法中明确了政治与宗教的基本关系,但是政教相互影响的现状始终是美国社会不可忽视的议题。因为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美国社会固有的宗教文化背景,世俗主义的个人自由崇拜精神,强烈的法制意识,三权分立和政教分离原则使宗教右翼团体与其他政治行为体之间形成了交错复杂的关系。美国宗教右翼团体,特别是天主教团体对“生命文化”议题看得尤为重要,它们对参与政治也更为积极。宗教右翼团体试图以信仰为手段,来影响社会大众的观念,影响美国国家政策,从而影响政治。因此对违背教义的思潮、行动和政策,它们的反对也更为激烈。针对“安乐死”问题,宗教右翼认为这是美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和道德价值观改变的必然结果。宗教右翼团体动员和组织数百万教徒,针对“夏沃安乐死案”的判决结果,掀起了一场巨大规模的“反安乐死”的右翼运动。夏沃案向我们表明宗教右翼团体在亲生命运动中的作用和其对美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以“夏沃安乐死案”为切入点,从宗教生命观和美国政治的角度来阐述安乐死何以会成为宗教右翼团体的政治议题,以及右翼团体是如何介入到这场争论中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在夏沃案的审理过程中宗教右翼团体如何对美国各级政治行为体的影响,宗教与政治如何相互作用,从而探讨美国宗教右翼团体政治影响政治的方式、效果及其局限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汽车碰瓷案件不断增长,在司法实践中对“汽车碰瓷”行为的定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主要有诈骗说、敲诈勒索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说、数罪并罚说等。通过深入分析具体
学好语文为日常交流提供了便利,日常口语表达就是语文的现实延伸。有的人说话温文尔雅,有的人说话粗俗豪放。同样一句话有着不同的表达技巧,可争锋相对,也可另辟蹊径。初中语
期刊
引用国外有关研究结果,从内脏系统能量利用的影响因素、门静脉排流内脏系统的能量利用、肝静脉系统的能量利用和能量利用的稀释作用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反刍家畜内脏能量利用的
本文论述斯当东《大清律例》的译稿中的中国法律印象,文章首先叙述了斯当东,以及英译版发表前,西方对中国的印象,此印象对中国的更多的是憧憬和赞美,主要是通过耶稣传教士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