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国标方法检测净菜在加工过程中经清水洗菜,清水喷淋,臭氧水清洗三个过程前后的菌群总数和大肠菌群,研究其对菌落的消除效果和变化规律。
本实验取菠菜、油麦菜、韭菜、生菜、胡萝卜、青椒、黄瓜为研究对象,对每种蔬菜分别清洗15s、30s、60s,结果显示,洗菜时间越长,菌落减少越多,越有利于蔬菜的洁净。但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蔬菜品质下降,并影响生产速度,所以将洗菜时间控制在60s内。取菠菜、油麦菜、韭菜、胡萝卜、青椒、黄瓜为研究对象,测定喷淋4s及30s后测定大肠杆菌和菌群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喷淋时间延长可以有助于菌落的减少,至少不会污染更多的菌。但是其效果比清洗15s的要差,并且比清洗相同时间的效果差。以菠菜、油麦菜、韭菜、胡萝卜、青椒、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发生器中流量指示为2、3、4、5、6档的臭氧水清洗30s和1min,结果显示:可以看出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大延长,杀菌效果增强。因此在臭氧发生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选择浓度5作为杀菌的浓度,结果最好。
从实验结果看出,臭氧清洗蔬菜是控制整个生产线微生物变化的关键环节,并且推断出经过净菜生产线清洗后的蔬菜可达到直接食用的标准。
最后得出结论,净菜生产线流程最好为:清洗1min,喷淋30s,臭氧水浓度1.46~1.55mg/L清洗1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