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胶原多肽因其机械性能和抗菌性能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领域。通过选取合适的改性剂对胶原多肽进行接枝改性,利于克服胶原多肽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缺陷,对于扩大胶原多肽的用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胶原多肽进行改性,合成了结构可控的阳离子抗菌蛋白产物。反应主要考察了改性条件对反应转化率、产物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胶原多肽中活性基团与EPTAC反应的种类及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伯氨基作为胶原多肽中参与改性反应的基团,其含量的测定对于改性条件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传统的伯氨基测定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伯氨基定量仪,并对该装置的可行性及胶原多肽伯氨基含量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确定了改进装置测定胶原多肽伯氨基含量的最优条件。 对于EPTAC改性胶原多肽的研究,我们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物料浓度、物料比(EPTAC/NH2)等条件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反应转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物料比对于产物的结构起着关键的作用。从对不同物料比下的改性产物FT-IR和13C-NMR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当EPTAC/NH2达到2.5:1时,胶原多肽中-NH2几乎被全部消耗,-OH也参与到了改性反应之中;随着EPTAC/NH2的继续增加,-OH的反应程度继续增加。改性产物的抗菌性能、溶胀性能、热性能的测定中同样证实了物料比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此外,本文初步探讨了以DMSO为溶剂条件下EPTAC对胶原多肽的改性研究。我们讨论了物料浓度、反应温度、物料比等条件对反应转化率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并初步讨论了改性条件对胶原多肽中参与改性反应的基团种类及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与水溶液中的改性反应对比可知,胶原多肽与EPTAC反应在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