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化大生产催生下的产权社会化,使企业成为可直接交易的商品。企业并购作为产权转让的主要形式,通过控制权的不断变换,不仅使既得的利益分配结构得以改变,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资源配置的日趋优化合理。这也就使得企业并购成为资本市场上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企业并购也就必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方式。本文将针对我国新兴的企业并购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围绕并购行为监管、制度完善、及其涉及的国有股转让流动、反收购等相关方面,运用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作些研究和探讨。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在对并购概念、类型,有关企业并购的理论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些反收购措施在我国的适用与限制作一些进一步的分析。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一下我国企业并购的历史与现状,并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企业并购动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并购的趋势作出一些粗浅的判断。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一般性表现以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运用西方经济学中相关理论对当今学术界实业家普遍关心的、而且对我国企业并购具有关键性影响的几个核心问题(行政干预、委托代埋、内部人控制等)作进一步理论解析。第四部分则是针对我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建议主要是围绕企业法人产权(私权)的市场属性和政府权力的公权特征、证券市场的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及其制约激励机制的建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等相关方面提出来的。总之,全文主要是以产权制度安排、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两种企业并购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产生的效率后果等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