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了2009—2014年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做为研究样本,并且把上市公司分为三个产业来研究,不同产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董事会成员比例、监事会成员比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进而分析不同产业当中女性高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女性高管在三个产业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并且探讨了女性高管是通过何种传导途径来影响企业绩效的。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来看,这一研究可以进一步充实、细化和明确女性高管和公司绩效的研究结论,而且本文把上市公司分成三个产业来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不同产业之间女性高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并对比了三个产业之间的差别,然后探究女性高管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试图找出其影响企业绩效的途径,这也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从实践意义来看,基于这一研究结果的公司层面和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女性高管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管理层中的积极作用。本文的描述统计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平均高层管理人员有18人,女性高管平均只有3人左右,女性高管人员占高管总人数的18%左右;有的公司女性高管占高管总人数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8.3%,也有上市公司没有一位女性高管。第一产业上市公司中女性高管的人数虽然比二三产业女性高管的人数少,但是第一产业上市公司中女性高管的比例却从2009年的11.8%逐渐上升到了2014年的21%,上升幅度比较大,这说明女性高管在第一产业上市公司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过总体上来说,虽然女性高管比例在逐年提高,但是女性高管占高管总人数的比例仍然比较低,人数比较少,这意味着女性在公司管理层中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则表明,女性高管比例会正向影响公司绩效。具体来说,女性高管比例与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净利润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当女性高管比例每增加一个百分比,资产报酬率会增加2.1%,总资产报酬率会增加3.2%。在控制了行业和年份变量以后,发现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之间依然存在显著正效应。另一方面,女性高管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高管,年龄也比男性高管年轻3-4岁,尽管高管年龄集中程度和学历集中程度会负向影响企业绩效,但是高管年龄集中度和学历集中度与女性高管比例交乘项效应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女性高管可以从学历和年龄的多样性互补来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的计量研究识别出两个传导途径,即女性高管会通过股权制衡和个体特征来影响公司绩效。简要来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会负向影响企业绩效,然而女性高管比例与第一大持股股东的比例的交乘项为正,这说明女性高管比例可以抑制第一大股东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副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