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征物质结构的技术手段有波谱分析,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和荧光光谱等,其中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可定性和定量检测物质的分析方法之一,该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物质的鉴别和检测。荧光光谱分析检测技术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监测和药物分析等多个领域。本论文就荧光探针领域进行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利用两种含铜(II)配合物(1)[Cu(IDB)2]Cl2·2CH3CH2OH·2H2O(IDB=N,N-二(2-苯并咪唑甲基)亚氨);(2)[Cu(EDTB)]·2[C6H4(OH)COO]·6H2O(EDTB=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及一种含镍的配合物[Ni(EDTB)]·2(Cl O4)·2CH3CH2CH2CH2OH(EDTB=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乙二胺)的荧光属性,研究自然界中常见的金属离子(Na+、Mg2+、K+、Ca2+、Al3+、Fe2+、Fe3+、Co2+、Ni2+、Cu2+、Ag+、Hg2+、Pd2+)对配合物荧光的影响。实验发现:过渡金属、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对两种含铜配合物的荧光有猝灭作用;过渡金属离子影响作用较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但铝离子对两种含铜配合物的荧光却有增强作用,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检测铝离子的实验方法。导致Al3+对配合物荧光增强的可能机理是:几种配合物的配体中苯并咪唑环的N-H键和Al3+作用,形成了N-H…Al的超共轭结构,使电子跃迁的能量降低,使配合物共轭体系更加稳定,从而增加了荧光量子产率,从而导致了最大吸收波长红移。2.合成了生物素化的含苯并咪唑环的配体及其含钯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图等手段表征了该配体和含钯配合物的结构。实验表明:配体和配合物都具有荧光特性,生物素化配体最大发射波长为360 nm;含钯配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69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