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09年调查所得3~13岁裕固族、保安族和东乡族儿童身高、体重、皮褶厚度和上臂围等数据,了解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特点,探讨当前该儿童主要的营养问题,并与2003年同地区儿童的营养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年龄段儿童体格发育的变化趋势,为促进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作为调查点,将裕固族、保安族和东乡族3~13岁在校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了调查对象身高、体重、上臂及腹部皮褶厚度、上臂紧张围和松弛围等指标的测量结果,再计算各年龄组的BMI并进行民族间的两两比较。以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身高体重均值作为参考值,简称“2010年标准”与目前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推荐的年龄-性别-BMI简称“WHO标准”为参考依据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1、三民族儿童身高、体重发育现状及对比状况(1)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3~13岁儿童的身高、体重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与年龄成正相关。(2)三民族男女生身高指标的发育曲线出现两次交叉。(3)同年龄组男女生之间的体重发育差异不显著。女生在9岁以前体格与男生相似,但进入突增期后,身高增长程度较体重有所下降。(4)同一年龄组,裕固族儿童身高和体重状况好于保安族,保安族与东乡族的儿童身高、体重发育水平较为一致。其中,裕固族儿童体重偏低人数占总人数的10.61%,偏高人数占6.82%。保安族儿童体重偏低人数占总人数的3.53%,偏高人数占3.53%。东乡族儿童体重偏低人数占总人数的9.19%,偏高人数占2.57%。同年龄组(3~6岁)裕固族与东乡族儿童身高和体重6年后平均水平均高于6年前,但部分调查值仍与2010年标准存在差异。其中3~5岁裕固族男生身高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8,P=0.014),体重值只有4岁组女生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7)。2、三民族儿童皮褶厚度、上臂发育现状及对比状况(1)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3~13岁儿童的皮褶厚度和上臂围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2)裕固族3~13岁儿童的两部位皮褶厚度均较大,东乡族次之,保安族的皮褶厚度最小。(3)三民族儿童的上臂围变动最小,民族间差异不显著。3~6岁组同年龄组的男生上臂围、臂围差均大于女生。7~13岁组女生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臂围差则大于男生。(4)同一年龄组的裕固族儿童,其肱三头肌和腹部皮褶厚度增大趋势明显,保安族与东乡族儿童两部位的皮褶厚度均小于同一年龄段其他民族的对应值。东乡族儿童的腹部皮褶厚度均值较小,年龄之间的差别很小,同龄男女生差别也很小。(5)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儿童的皮褶厚度、上臂围差异不显著。3、6年前后身高、体重对比状况裕固族与东乡族儿童的身高、体重生长水平在6年里,表现出了生长速度有所加快,身高、体重水平有了较好的提高,但增长的幅度身高较体重大,总体表现为消瘦率较高,说明裕固族和东乡族的儿童呈现生长发育偏瘦的问题。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发育的不协调性相对较高于男生,单个儿童存在超重和消瘦的问题。裕固族6年前干预儿童,6年后与同年龄其他儿童相比,其身高、体重值增加幅度明显。结论:裕固族儿童所调查的体格指标水平相对最好,东乡族和保安族基本持平,但从调查到的基本数据看,保安族儿童低于东乡族。与2003年的调查比较,三民族3~13岁儿童的身高、体重状况都有所增长,但是保安族与东乡族儿童的身高、体重值较全国平均水平低,还有生长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也发现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儿童的两部位皮褶厚度值较小,暴露了目前的学生体育锻炼少,学校体育工作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这样才能改善三民族3~13岁儿童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体格发育的整体发展趋势。干预儿童的体格状况较为良好,说明干预可能对改善体格发育有促进作用,所以,可以作为措施辅助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