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话小说对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接受研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陕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其中的精怪类小说更是后世精怪神魔类小说的素材。明代白话小说中的精怪、神魔类作品很多都可以在唐传奇精怪类小说中找到故事或人物原型。自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学界利用接受美学研究唐传奇与中国小说史的专著很多,但大多都只在唐传奇的嬗变或对后世著作的影响上做以研究。笔者运用接受美学相关原理探析了明代白话小说对于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接收情况,从传播路径、“期待视野”以及文本“空白”填充三个维度,梳理出明代白话小说与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内在联系。  绪论中笔者对这一研究的背景、研究综述、文章构架等做以说明。第一章着重对于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界定和接受美学理论进行系统阐述,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对象。第二章笔者运用传播学理论,论述了唐传奇精怪类小说在唐、宋元以及明几个朝代的传播状况。第三章中,笔者对于明代的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明晰了明代文人群体的“期待视野”,以了解明代文人阅读和在创作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内因。第四章,笔者从原型和构思的接受、叙事模式的接受方面分析研究了明代白话小说对唐传奇精怪类小说的接受情况,并用“三言二拍”和《西游记》作为典型做以具体阐述。
其他文献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癫狂特质的人物,这既与作者本人的癫痫病有关,同样也是他独特文学思考的结果。在这些癫狂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俄国圣愚形象的传
水彩画在中国文化进程中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水彩画的发展可谓历尽曲折,直到近几十年形势才有所好转。通过一系列的画展和评奖,壮大了水彩画专业队伍,扩大了水彩画的影响。2014年7月至8月间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首届中国水彩名家西安高级研修班。在秋意渐浓的古城西安,89名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水彩画家在此交流,触摸古都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感受到古都的灵魂,共同探讨中国水彩绘画在技术、审美、艺术观念等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隐蔽观察等方法,探究国家推广普通话运动的成绩和不足,分析福州市区在推广普通话环境下福州话的使用现状和生存危机,探讨在推广普通话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