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水利供给问题一直是我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的兴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然而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形势不容乐观,组织缺失,重建轻管、投入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田水利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对农田水利供给中民间水利组织作用的研究,论证民间水利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是走出农田水利供给困境的关键。本文从民间水利组织的社会资源组织动员能力的视角,从集体规则、社会网络、互惠信任等方面,探究民间水利组织是如何借助其掌控的社会资本影响农民合作供给农田水利的意愿、政府农田水利政策的制订、农户与政府合作供给农田水利的行动,进而影响农田水利供给绩效的,并通过新乡市韩董庄灌区以及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民间水利组织的案例,分析了民间水利组织影响农田水利供给绩效的机制;然后,用灌溉面积、灌溉时间、粮食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来说明用水者协会(属于典型的民间水利组织)成立前后对农田水利供给的影响,继而选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回归估计法,实证分析民间水利组织对农作物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民间水利组织对灌溉水供给和农作物生产率均有正的效应,尤其是民主选举协会会长以及村干部担任协会会长的民间水利组织,效果更明显。最后本文从积极培育民间水利组织、广聚民间资本,拓宽农田水利投入渠道、促进民间水利组织财政自立、规范民间水利组织的运行管理、注重民间水利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强化民间水利组织参与农田水利供给的激励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