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寓示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大背景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部分,也开始引入“精准资助”工作方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精准资助研究,发现现行高校资助在资助制度、识别贫困生、资助管理、资助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当前高校精准资助研究与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贫困生问题是社会普遍比较关注的问题,借鉴国家各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方法,实现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不但有助于实现对贫困生的有效性资助,还有助于对现行高校资助中出现的不良风气进行遏止。本文以W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并通过对贫困生认定、贫困生管理等领域文献的借鉴,来对W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针对W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和方法。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高校开展精准资助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有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动态进行了归纳整理;第二部分,通过对贫困生、精准扶贫、高校精准资助等概念的阐述,来说明精准扶贫与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关系,即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必然要求做好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为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提供方法启示,精准扶贫工作中建立的贫困地区的数据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贫困生的识别和认定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三部分,通过对W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贫困生资助中存在“搭便车”现象,贫困指标分配,以及贫困生认定欠缺公平,资助过程的监督功能弱化,以及虚报贫困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等,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二是贫困生资助过程缺乏有效监督,三是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还有待深化,四是虚报贫困生没有相应惩罚措施。第四部分,提出了实现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基本措施。首先从精准识别上,要尽可能根据完善贫困生认定标准和建立“三位一体”的贫困生数据库;其次要精准实施资助措施,加强国家、社会与学校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完善资助指标分配机制,优化资助结构,建立紧急救助机制,完善班级评审机制,加强正确思想引导教育和建立学生信用系统;最后要完善精准资助监督机制,从完善公示-投诉机制,建立贫困生动态观测机制和建立事后监管机制上下功夫。总之,本课题对于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的研究在于为现阶段高校资助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和资料,以及为高校资助工作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