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纤维桩修复方面对微渗漏产生的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一般是由于根管牙本质与桩之间的封闭性较差使细菌等物质不断渗入,久而久之出现了修复体松动、脱落等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桩核的修复长期效果。预备后的桩道必然会产生玷污层,此玷污层的存在会影响纤维桩与根管壁牙本质二者之间的粘结效果。因此,本实验在进行纤维桩粘结之前,通过采用不同方式冲洗根管壁内表面并评价五种不同冲洗方式清除玷污层后对根管牙本质间微渗漏和粘结强度的影响,为其在临床应用上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择30颗新鲜的无龋单根管离体前磨牙,进行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Ⅰ、Ⅱ、Ⅲ、Ⅳ、Ⅴ五组。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四组为实验组,Ⅰ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Ⅱ组用5.25%次氯酸钠+17%EDTA溶液+生理盐水冲洗,Ⅲ组用体积分数3%过氧化氢溶液+5.25%次氯酸钠+生理盐水冲洗,Ⅳ组用体积分数3%过氧化氢溶液+2%氯已定溶液+生理盐水冲洗,Ⅴ组用2%氯已定溶液+17%EDTA溶液+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根管内壁,然后用Super-bond C&B黏结剂黏结纤维桩,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每个剖面的微渗漏情况,再将实验试件沿垂直于牙体长轴的方向切开,切成小薄片的厚度为2mm,在万能材料测试机上进行微推出实验,检测每组的粘结强度,并且观察试件断裂的方式。结果:用五组冲洗液分别对已做好的五组试件进行冲洗,然后粘结纤维桩,每组都有微渗漏的发生,各组冲洗液中,用2%氯已定溶液与17%EDTA溶液进行组合冲洗的微渗漏表现程度最轻(除对照组),而用3%过氧化氢溶液与5.25%次氯酸钠溶液组进行冲洗的微渗漏表现程度最重,5.25%次氯酸钠+17%EDTA溶液组与3%过氧化氢溶液+2%氯已定溶液组间微渗漏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实验得出的五组冲洗剂间的粘结强度的结果为:2%氯已定溶液与17%EDTA溶液进行组合冲洗后的纤维桩粘结强度最高;其次为5.25%次氯酸钠+17%EDTA溶液组、体积分数3%过氧化氢溶液+5.25%次氯酸钠组、体积分数3%过氧化氢溶液+2%氯已定溶液组,此三组之间粘结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粘结强度最低的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结论:纤维桩修复的微渗漏和粘结强度情况与不同冲洗液清除玷污层的能力不同有关,本实验通过五组不同根管冲洗液冲洗桩道预备后的桩腔的方法对纤维桩修复后的微渗漏及粘结强度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使用五组不同溶液冲洗,五组实验中的30个样本均有微渗漏的出现。2.其中2%氯已定溶液与17%EDTA溶液组的微渗漏表现程度最轻,3%过氧化氢与5.25%次氯酸钠冲洗组的微渗漏表现程度最重(除对照组外),5.25%次氯酸钠+17%EDTA溶液与3%过氧化氢溶液+2%氯已定溶液两组之间微渗漏无明显差异。3.在纤维桩粘结强度方面,2%氯已定溶液与17%EDTA溶液组的粘结强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