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际联系对地方产业演化的影响 ——基于企业投资数据的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9iij9ijw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业一方面面临发展中国家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发达国家“重返”制造业战略的冲击,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刺激下,全球脱钩加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纷加大了对中国制造业的封锁与制裁。同时,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大城市制造业下降过快,已经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实现制造业发展的路径突破,促进积极的产业演化,成为学术界和产业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加强区际联系常常作为促进地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尤其是跨国联系,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跨国联系被不断削弱,因此加强国内各单元之间的合作,强化“内循环”经济,变得十分重要。中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区际联系,但实践效果良莠不齐,部分地区通过区际联系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部分地区则因区际联系而被锁定在了生产链的低端,或因文化、制度壁垒的存在而降低了区际联系的正效用,这使得与区际联系相关的政策受到质疑,即区际联系是否一定能给地方产业演化带来积极的作用?遗憾的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际联系的空间分布和网络特征描述上,以及本地产业联系对产业演化的影响上,无法释疑这一来自现实的困惑。为了推进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本文将区际联系引入地方产业演化的分析框架中,提出区际联系对地方产业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该作用受到产业所处阶段、城市规模大小和联系产业间的邻近性的影响。重点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即区际联系是否能够促进积极的地方产业演化?在不同城市规模条件下,区际联系对地方产业演化的影响是否存在异质性?联系产业间的技术关联以及产业所在地之间的社会、制度和距离上的差异是否会影响产业区际联系的效用?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以地方产业为研究主体,以2003-2015年制造业企业投资数据为基础,将其汇总到城市-产业尺度上,描述其区际联系的基本现实;基于强度和邻近性两个维度,定义产业的区际联系,包括产业间的联系强度,以及联系产业间的技术邻近性(是否技术相关)和产业所在地之间的社会邻近性(是否同文化区)、制度邻近性(是否同省)和距离邻近性(距离远近);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基于产业生命过程,将产业演化分为新产业进入、主导产业发展和衰退产业退出三个方面,分别实证检验了区际联系对三个方面产业演化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是否存在异质性。此外,本文还通过对苏州制造业产业演化的案例研究,检验了实证结果,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空间分布看,区际投资地区分布不均,高度集中在超大城市;区际投资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形成以“京沪深成”为顶点的菱形框架;同时区际投资联系具有明显的技术邻近、社会邻近和制度邻近导向,更多选择与自身技术相关、同一文化区和同省的产业产生联系;而距离邻近导向不充分,高等级城市的产业投资不受距离约束,会与京沪深为核心的三大城市群间产生远距离联系。第二,从新产业进入看,区际联系有利于新产业进入,该效应在小城市更强;产业与技术相关或近距离(0-200km)产业间的区际联系有利于产业进入;与同文化区或同省产业间的区际联系的正效用在小城市更强;与远距离(800-1200km)产业的区际联系对产业进入的效用在小城市为负,在大城市为正。第三,从主导产业发展看,区际联系有利于主导产业生产率的提高,该效用在大城市会被增强;与技术相关或远距离(800-1000km)产业间的区际联系对产业生产率的正效用在大城市会更强;而与同文化区或近距离(0-200km)产业间的区际联系对产业发展的正效应在小城市更强;与同省产业间的区际联系在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利于产业发展。第四,从衰退产业退出看,区际联系对衰退产业退出的影响存在城市异质性,小城市为负,大城市为正;产业与技术相关、同文化区、同省或近距离(0-200km)产业间的区际联系能够降低产业退出概率,该作用在小城市更强;产业与远距离(800-1200km)产业的区际联系也能降低产业退出概率,该效应在大城市更强。第五,以苏州制造业为例,苏州电气制造业作为新产业,与其他区域的联系数量上基本稳定,但联系强度不断增强,尤其是与技术相关、相同文化区和相同省份、近距离地区产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苏州计算机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不仅数量增加,强度也变强,与技术相关产业,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产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和长三角城市间联系最多;苏州市纺织业作为衰退产业,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都有所下降,仅保留了与技术相关、距离邻近地区的联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理论上,本文从联系的强度和邻近性两个维度,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将产业分为新产业、主导产业和衰退产业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产业进入、产业发展和产业退出三种状态,考察了产业区际联系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地方产业演化的影响,以及该影响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本文发现了城市规模调节效应的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利用重力模型拟合出产业区际联系的工具变量,以解决区际联系与地方产业演化间的反向因果关系,同时,本文还通过案例对实证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数据上,已有基于企业投资的区际联系研究主要使用上市公司数据,而上市企业只包括了企业的很少一部分,本文通过网络数据爬取,获取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数据,数据更全面,更能准确反映产业的区际联系。本文的发现对于实践具有重要政策启示。区际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并为促进区域一体化提供可行方案。但是在加强区际联系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产业的发展阶段,以及产业间的技术邻近性和产业所在地间的社会、制度和距离邻近性,以获得更高效的联系效率。同时,产业区际联系还要考虑不同规模城市的差异,对于小城市来说,加强新产业和衰退产业与技术相关、同文化区、同省产业间的联系能够促进新产业和衰退产业发展,缩小与大城市间的差距;而对于大城市来说,加强主导产业和衰退产业与技术相关、京沪深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竞争力和实现产业转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重塑,引发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深刻变革,显著地改变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面对公共需求多样化、公共服务精细化、公共问题复杂化和公共治理多元化等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政府治理的需要,政府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政务服务作为践行“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现代养猪业中,仔猪的健康状况及生长性能会直接影响到生猪饲喂时间以及屠宰体重。仔猪的生长状况关系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仔猪的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易遭到致病菌和有毒物质的侵袭发生腹泻导致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因此,肠道健康与仔猪的生长性能关系密切。定植在仔猪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仔猪肠道屏障、免疫和激素分泌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调节生长。通过营养调控手段,如:添加益生菌、添加益生元和改变日粮结构等
敦煌石窟现存隋代洞窟百余个,其中丰富的供养人画像和各种绘塑表现出的纺织品图案,展示了从官员贵族到平民百姓的男女服饰风貌和纺织品印染和织造的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图像辨析、分类统计、文献考证、实物比对等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综合前辈学者对敦煌隋代石窟考古分期的研究成果,并反复实地调查比对,厘清了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隋代洞窟及具体分期。在完整调查统计所有供养人图像的基础上,筛选出服饰图像清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西藏题材书写经历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发轫期,到八十年代的崛起期、九十年代的沉淀期,跨入新世纪,进入了书写的井喷期。以西藏题材为创作素材的作家队伍中,以杨星火、龚巧明、马丽华、毕淑敏、裘山山、安妮宝贝、杜文娟、鲍贝、鄢然、于晓敏、江觉迟等为代表的汉族女作家们在西藏文学寂寥之时,以“刻毒”、敏锐、精准的眼光,背对潮流的姿态和意识,把书写的目光对准这块“荒芜”但文化底蕴深厚的边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