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的核心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成为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仅占中小企业总数的1%左右,却贡献了全部新产品研发数的80%、有效发明专利数的1/3。中小企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大、规模小、融资难等弊端。目前,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和成长阶段,企业自身积累少,不仅内源融资匮乏,外部融资也存在较大的约束。基于这个现实问题,找出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并加以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文献研究、规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首先厘清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原则,并回顾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在有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后,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融资能力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目前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融资都存在困难,只有改善这种状况,企业才能得以长久生存。其次,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的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做了6个理论假设,再运用Stata15.0软件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样本企业的融资能力与企业规模、资产周转能力、担保能力和盈利能力存在正的相关性;与抵御风险能力、内部积累水平存在负的相关性。此外,为了区分这些影响因素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盈利水平企业上的区别,将样本企业按盈利水平高低分组进行回归,得出了与首次回归不同的结果,盈利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和较低的企业的融资能力影响因素有差别。最后,根据实证结论和当前现状提出了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注重自身建设、增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入手,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