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的自诊断多参数水产养殖水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向是由粗放到精细,由人力密集到技术密集。农业水产养殖作为大农业的一部分,也逐渐开始趋向于全程可控可追溯的专业化养殖方向。我国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起步较晚,对专门服务于农业水产养殖的水质检测系统研究还不完备,具体反映在现有的水质检测设备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对用户不友好,不适应农业水产养殖的实际需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stc11fo8xe单片机与西门子TC35i模块,设计了新型的氨氮传感器,优化了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问题,专门服务于农业水产养殖的具体要求,能够即时、经济、有效的检测水体中浊度、总氮、Ph等参数,且能根据相关向量机(RVM)的原理,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判断,最后实现了手机短消息远程控制,手机直接接收反馈数据,方便快捷,比以往的水质检测设备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论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模块一体化的实际原则,以传感器模块、中央单片机、TC35i通信模块三个方面搭建了系统结构,其中传感器包括基于光吸收与光电倍增管的氨氮传感器、浊度传感器等,各传感器通过多路选择器4067、AD转换器MAX187与单片机连接,实现数据的测量与处理。通过GSM模块,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自行决定何时检测数据,并通过手机短信接收系统测得的数据。  2,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氨氮传感器,并应用到系统中。该传感器基于水体中的氮元素对特定波长的可见光具有敏感性的基本原理,使用光电倍增管做为传感器的核心部件,通过光电倍增管测量待测水体对波长为664nm红色光的定量吸收,使化学信号变为光信号,光信号变为电信号,从而间接测出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其中,选用LED作为664nm光的光源,并通过稳压电路确保光照强度稳定无闪烁,波长固定,又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可靠的封盖系统,使传感器在测量时呈黑箱状态,保证了传感器的精确性,该传感器具备测量方便快捷,经济有效,测量结果精确的特点。  3,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浊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实现了与氨氮传感器的硬件共享,简化了传感器模块的结构,且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经济性。  4.设计了植根于相关向量机理论的故障判定和数据可信度算法,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可信度判断,且能对系统进行一定程序的故障诊断,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了初步仿真。  5,研究了TC35i芯片对单片机的远程通信与接口设置等问题。系统要求用户可不在场,用户通过手机短信控制系统,决定何时开始测量,并接收由系统以手机短信形式送来的数据信息。利用TC35i通过无线方式与中国移动基站通信,用户通过GSM模块对数据采集系统发送指令,发送指令编码在短信中,数据采集系统收到了短消息后,通过解码,得到用户命令,按程序操作各传感器,将结果编码成短消息并传回用户。
其他文献
在现代机械系统领域,尤其是IC领域,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由于它极高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性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核心技术。由于IC生产特点是需要极端的尺度和速度,这就给我们一个
有线电视(CATV)的光缆传输是一种混合光纤同轴网(HFC),可满足高速宽带的通信需要。HFC在主干线用光纤传输,在接收端用光探测器把射频信号解调出来,再使用同轴电缆传输给模拟
稠油热采工艺中需要高温高压高干度的蒸汽,蒸汽携带的大量热量使地层中的原油受热膨胀,密度和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原油随蒸汽的喷出而被采出。对蒸汽质量流量进行测量时,流
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识别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发展的基础和迫切需要。栅格地图矢量化已经成为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在研究、分析目前具有代表性
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风和脑外伤而导致的肢体瘫痪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大多生活无法自理,不仅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而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
伴随世界经济迅猛的发展,石油等自然资源早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人类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海洋石油成为了资源勘探的中心。滩海铺管船
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之一,是计算机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为背景,在分析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基
故障诊断就是对监视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检测与诊断,并对故障的原因、故障频率、故障的危害程度及趋势预测等内容进行分析判断,为确诊故障点、及早采取维修、防护等补救措施提供
局部通风机是井下掘进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其使用的灵活性和效能直接影响着瓦斯的安全排放。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调速能力较差,智能化程度较低,且多数是不调速的
随着城市供热系统普及范围越来越大,缓解供暖的经济性和舒适性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改变传统换热站依赖人工和经验调节供热平衡的粗放式调节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