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历史观既影响他们对民族历史的认知,又影响他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因此,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有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推进。大学生处于人生重要转变期,自我意识强烈、理性意识不足,加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的渗透,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催促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将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分析。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教育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教育为主要内容,是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历史,提升大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最终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历史观教育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历史观教育的思想。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表现在始终遵循党的育人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围绕高校人才培养中心任务,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始终注重激发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当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借鉴历史经验,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与历史教育关系有待厘清,引起教育手段和教育目的错乱;教育内容和形式没有很好地针对现实问题,引发大学生一些错误行为;碎片化的理论和教条化的实践模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现实问题引导着我们充分认识大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性,在高校思想文化交流开放氛围中筑牢意识形态建设前沿阵地,有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同时,现实地、前瞻地设定教育目标,从内外部分清教育层次,在实践中科学把握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目的性和层次性。再者,结合实践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形式,并建立动态反馈机制。最后,合理凸显大学生的主体性,既满足大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的现实需要,又切实解答大学生的现实疑惑,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