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金融投资行为与老年人社会分化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了老年人经济地位和金融投资行为差异性,并分析了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数据基于“2008年广州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   在老年学里认为老年人有着死亡率,预期寿命等方面的差异性,这意味着不同的养老时间和养老准备,笔者将此称为是“养老风险”,老年人的“养老风险”的差异性可能是由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决定。同时老人之间因为社会经济属性的不同,有着不同抵御“养老风险”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个人和家庭的资产、社会保险以及家庭子女的帮助等。在目前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风险”多数是客观决定的,而老年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的不同则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分化在老年人群体中延续,在目前中国这种不平等是由退休前不同的社会地位造成的。同样个体的“心理账户”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影响老人的金融投资行为。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立了影响老年人的投资行为相关假设。   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和老年人金融投资行为的决策模型分析。研究发现支持了文化和“心理账户”因素对老人的投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妇女相比较男性的投资性为偏保守,数据结果部分支持研究假设。研究也证实了老年人社会分化的存在,同时基于本研究笔者认为,对于老年人金融投资行为政府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针对社会分化的老年人做出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分化可能会进一步拉大。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住房市场化不断发展和城市房价的迅速攀升,越来越多的城市贫困人群陷入到住房困难中,为保障贫困人群的住房问题,城市保障房政策适时推出,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投入建设并完
自从基督教在我国农村恢复传播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信教群众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在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人群特征也从早期的“老年人口多、妇女多、文化程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如何使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又能使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在业成为了一条可选路径。这些60-69岁的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快速变迁与发展,农村社会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激增与显现,农村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通过对农村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分析,本研究对当前农村群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