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在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胞内的ATP的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另外,细胞死亡过程中,ATP的合成受到抑制,细胞中ATP的含量迅速降低。研究细胞内ATP的含量,对于了解癌细胞病变程度和细胞的新陈代谢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用还原三氟乙酸银法制备了银纳米立方体,并通过银纳米立方体合成了中空、壁薄的金纳米容器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根据TEM照片显示金纳米容器粒径在30-40 nm;利用DNA杂交技术将金纳米容器和金纳米粒子组装成DNA生物传感器,然后通过检测ATP置换下来的引物链的量检测ATP浓度,并利用核酸外切酶循环放大技术实现了信号放大。在实验的最佳条件下,对不同浓度的ATP进行测定,得到ATP的检测线性范围:1.0×10-9~1.0×10-7mol/L,检测限:8.8×10-10mol/L(3σ)。实验还对Hela细胞提取液中的ATP进行测定,结果为3.27×10-6mol/L。第二部分采用合成的新型电化学探针检测巯基化合物。通过优化实验确定检测GSH的最佳检测条件为,0.2 mol/L B-R缓冲溶液(pH 2.0)中反应20 min。在此条件下,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9mol/L,检测限达1.0×10-10mol/L (3σ, n=11)。另外,通过差示脉冲伏安法(DPV)我们检测了探针对金属硫因蛋白(MT)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电化学响应。比较了探针对蛋白巯基(MT)和非蛋白巯基(GSH)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DPV分析结果表明,TTF-BBSD对MT的响应明显高于GSH,即探针对蛋白巯基的响应更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