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根源探析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k1987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历时四分之一个世纪,涉及1800万青年,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具有广泛影响的政治运动之一。毛泽东对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知行观与教劳结合思想是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理论根据。毛泽东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并坚信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他主张把知识青年改造成为“知行统一”的人,让青年离开课堂去社会基层参加实践,到农村去接受锻炼,并把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实现知识青年与农民的良性互动是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内在动力。毛泽东希望知识青年通过上山下乡,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接受再教育,同时给广大农村带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希望知识青年与农民在互相学习中,实现良性互动,进而达到缩小三大差别。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是毛泽东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精神支柱。知识青年是实现毛泽东心目中理想社会的主体力量。通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使青年积极投身于现实的社会斗争实践,不断地改造自己的立场、观点,净化自己的思想,最终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新人。历史表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运动,国家和社会都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运动的实际效果严重背离了毛泽东的初衷,既没有实现知识青年与农民的良性互动,更没有达到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目的。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虽不可取,但毛泽东关于青年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要经受艰苦环境磨炼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陷害教唆问题在刑法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理论界对于陷害教唆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来说比较零散。一般来讲,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教唆犯的角度来分析和探究陷害教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