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Rac1活性与场景恐惧记忆的维持及遗忘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海马Rac1活性与场景恐惧记忆保持及遗忘的关系,探讨PTSD病理性恐惧记忆不能遗忘的分子机制,为PTS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方法:  实验一:确定一个能诱导出相似学习曲线,但产生不同恐惧记忆的实验方案。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电击强度为0.5、0.8或1.2 mA的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为12s、122 s或600 s,24 h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  实验二:探讨0.8 mA电击强度学习后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恐惧记忆及其与海马Rac1活性的关系。动物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电击强度为0.8 mA的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为12s,122 s或600 s,1h、24 h或7d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部分大鼠电击结束后取材用于Rac-GTP的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IF)染色。  实验三:探讨Rac1的活性是否调节着大鼠的场景恐惧记忆。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为12 s或122 s,12 s组大鼠电击结束后立即双侧海马CA1区予Rac1抑制剂NSC23677,122 s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予Rac1激动剂CN04-A后行足底电击,24 h和(或)7天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  实验四:探讨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与海马Rac1活性的关系。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 h后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6次每次5 min的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间隔时间为0 min,10 min或30 min,消退结束后24 h和16d进行恐惧消退的检测。部分大鼠消退结束后1h取材用于WB或IF。  实验五:探讨Rac1活性是否直接调节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 h后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6次每次5 min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无间隔,消退训练结束后立即双侧海马CA1区予Rac1抑制剂NSC23677,24 h和16d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  实验六:进一步探讨Rac1活性是否调节着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足底电击,24 h后接受6次每次10 min的强消退训练,两次消退训练间隔时间为0 min,10 min或30 min,消退结束后24 h和16d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部分大鼠消退结束后1h取材用于WB或IF。  结果:  实验一:0.5mA电击强度学习后,三组大鼠(12 s,122 s和600 s)24小时恐惧记忆检测无明显差异,0.8 mA或1.2 mA电击强度学习后,122 s和600 s组大鼠表现为场景恐惧记忆增强,与12 s组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结果显示0.8mA符合我们的实验要求。  实验二:学习后1小时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122 s和600 s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强于12 s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4h、7d恐惧记忆检测结果类似1h,122 s和600 s组大鼠恐惧记忆显著强于12 s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条件恐惧学习后0h时间点三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大鼠相似;1h时间点间隔学习组(122 s和600 s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显著下调,其中122 s组低于600 s组,集中学习组(12s) Rac1-GTP的表达类似正常组;24h时间点间隔学习组(122 s和600 s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仍下调,但与正常对照相比未达统计学差异,集中学习组Rac1-GTP的表达类似正常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大鼠Rac1-GTP的染色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的胞膜和突起,可见Rac1-GTP阳性的胶质细胞及中间神经元。集中学习组海马CA1区Rac1-GTP的染色类似正常组,间隔学习组(122 s和600 s组)CA1区神经元Rac1-GTP染色明显减弱。此结果显示间隔学习诱发海马Rac1活性下调及强的场景恐惧记忆。  实验三:24h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予Rac1抑制剂(12 s+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强于予生理盐水(12 s+sal)组,达到122 s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7d再次检测结果类似24 h。恐惧学习后7d第一次行恐惧记忆检测的结果同样显示Rac1抑制剂(12 s+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12 s+sal)组,达统计学差异;Rac1激动剂CN04-A(122 s+CN04-A)组大鼠24 h恐惧记忆检测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122 s+sal),7d再次检测结果类似24 h。此结果显示调节海马Rac1活性可调节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强弱。  实验四:结果显示0 min组(集中消退)恐惧消退训练时成绩明显优于10 min和30 min组(间隔消退),消退训练后24 h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0 min、10 min、30 min)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组间无差异;消退后16d再次检测结果显示0 min组大鼠恐惧记忆进一步降低,10 min组部分恢复,30 min组几乎完全恢复,三组间达统计学差异。WB检测结果显示0 min组大鼠海马Rac1-GTP表达显著上调,30 min组轻度下调;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0 min组大鼠海马CA1区Rac1-GTP染色增强,30min组染色减弱。此结果显示集中消退促进大鼠海马Rac1的激活及明显的场景恐惧记忆消退。  实验五:24 h恐惧消退结果显示Rac1抑制剂(0 min+NSC)组大鼠恐惧记忆高于生理盐水组(0 min+sal),但未达统计学差异,16d再次检测结果显示Rac1抑制剂(0min+NSC)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高于生理盐水(0 min+sal)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结果显示抑制海马Rac1的激活清楚了集中消退诱发的场景恐惧记忆较弱效应。  实验六:结果显示0 min组(集中消退)大鼠消退训练时消退成绩明显优于10 min和30 min组(间隔消退),消退训练后24 h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0 min、10 min、30 min)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其中10 min组略高于0min组和30 min组,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消退后16 d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的恐惧记忆均出现明显消退。WB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 min和10 min组大鼠海马Rac1-GTP的表达均上调,其中0 min组达统计学差异。免疫荧光染色显示0 min和10 min组大鼠海马CA1区Rac1-GTP染色均增强,30 min组染色与正常对照组相似。此结果显示促进海马Rac1活性的恢复促进了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  结论:  抑制海马Rac1活性导致大鼠场景恐惧记忆增强及场景恐惧记忆消退受损,激活海马Rac1致使大鼠场景恐惧记忆减弱及场景恐惧记忆消退增加,海马Rac1活性水平调节着场景条件恐惧学习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强弱及场景恐惧记忆的消退效果。Rac1活性调节着果蝇记忆的遗忘,因此,我们提出海马Rac1的活性调节着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维持与遗忘,本研究提示PTSD患者病理性恐惧记忆增强可能与其海马Rac1不能正常激活,导致恐惧记忆的遗忘受损有关。
其他文献
我的母亲,平凡又普通;我的母亲,朴实而伟大;我的母亲,虽然没有美丽的容貌,更没有出众的才华,但是她却是一个勤俭持家的好妈妈。  说道勤俭持家,现在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我的妈妈与旧手机之间的不解情缘。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没有一部智能手机,显得是那么的out。我的妈妈就是这么落后的一个人!妈妈的手机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了,红色的外壳由于长时间的磨损,漏出的底色就像给手机镶上了一圈灰色的银边,
期刊
目的:观察AMI患者发病早期BRS以及PTCA对AMI患者发病早期BRS的影响,进而解其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了解不同心肌梗塞部位对AMI患者发病早期BRS的影响;了解BRS与患者年龄、左
诗歌作为一门表现人内心世界主观情思的语言艺术。为了实现语言符号系统与表现对象的对应,采取了某种程度的语言变形造成模糊多义的效果。“电视诗——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集中凝练地反映生活,抒发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画面清新,诗句凝练,富于想象,强调节奏,具有诗的空灵意境和朦胧美的电视文学样式。”电视诗歌既然是视听语言对诗歌进行重述的电视艺术形式,其承载的内容就必然会影响到电视诗歌的表现方式。我们可以从
神经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高增殖潜能及多分化潜能的细胞,存在于胚胎和成年中枢神经系统脑室周围及其它区域.神经干细胞可被用于神经发育机制的研究、神经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