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从上市公司的数量、市值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低下,市场效率的提升严重滞后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纵观我国资本市场的种种现状,诸多问题制约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本市场微观主体的规范化问题。
本文从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性研究着手,试图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低效率的微观层面的原因,然而这些微观市场主体不规范行为的共性最终又在宏观层面的制度性缺陷上得到阐述,由此描绘了市场主体的微观行为与资本市场的宏观制度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
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他们的行为影响和决定着资本市场的运行方向和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制度又决定着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者的具体行为,影响和决定着市场功能的发挥。
以此为基本思路,本文的写作路线如下:
第一章,主要描述资本市场微观主体的具体不规范行为。本章共分为三节,分别探讨上市公司、证券中介公司和投资者的不规范行为。就上市公司而言,普遍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违规担保、财务舞弊、违规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就证券中介机构而言,违法违规运作时有发生,缺乏诚信意识。就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考虑投资价值的不多,而个人投资者不成熟。
第二章,从理论上探讨微观市场主体上市公司、证券中介公司和投资者不规范行为的制度根源,实际上是揭示我国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证券市场的超前发展是基本诱因;资本市场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制约是其根本原因;资本市场的法律制度制约则是重要原因。
第三章,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提出我国资本市场微观主体规范化发展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宏观制度建设以及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微观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