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教育投入的增加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虽然一国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整体经济增长,但是受到社会总体经济能力的限制,一国教育投入增长的比率不能无限度的提高,教育投入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保持一个怎样的增长水平以及教育投入的效率问题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引发了对教育投入增长绩效评价的探讨。本文在Azariadis&Drazen(1990)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充分考虑到在经济长期高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我国教育投入增长之间的矛盾,并将个体人力资本形成的公共教育投入基础作用引入模型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对我国(1996—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是: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正向的贡献,而教育投入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负向作用。同时,现阶段的教育投入,不论是政府教育投入还是非政府教育投入,都对人力资本形成具有负向作用。因此,教育投入的增长必须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不能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也不能影响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应该保持一个两者保持平衡的增长速度,同时应该通过调整教育投入的结构和传导机制来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保证教育事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长期促进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