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全麻术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动态观测患者的PaCO2、PaO2以及Lac等测量值的水平变化对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是动脉血气分析,而频繁的抽取动脉血标本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并且可能增加感染的机会。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在成人中经皮二氧化碳和经皮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且在儿童尤其是新生儿监护室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创伤打击、术中不恰当的循环或呼吸处理等原因,手术患者术后易出现全身或局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及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无氧代谢增加,导致乳酸大量生成,并且乳酸水平的升高通常发生的较早,而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仍处于正常范围。及早发现患者循环灌注紊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经皮指数(PtcO2/PaO2)能够消除动脉血气和吸氧浓度的影响,在循环不稳定时,经皮指数可反应患者休克的程度,PtcO2/PaO2>0.7提示患者组织灌注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目的通过研究全麻术后转入ICU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经皮监测(PtcCO2及PtcO2)与动脉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02)值的相关性,探讨术后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吸氧浓度时经皮监测(PtcCO2及PtcO2)结果对动脉血气结果的预测价值,并对经皮指数(PtcO2/PaO2)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在反应术后患者组织灌注方面的应用,以评估该方法作为一种无创监测手段在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1.1纳入标准选择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东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全麻术后转入ICU进行监护的患者。1.2排除标准妊娠或年龄<18岁;经皮氧分压监测禁忌:前胸部皮肤有破溃;术前即有严重心肺疾患;患者/家属不同意。2研究思路:患者转入ICU病房后,在常规监测(血压BP、心率HR)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经皮血气(同时测量PtcO2和PtcCO2)监测。2.1资料收集:患者转入ICU后即刻放置经皮血气监测电极,待PtcO2和PtcCO2读数稳定后(10-15min)记为转入时数值,采集同一时刻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Lac及PtcO2、PtcCO2的值,同时记录各对应点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2.2经皮血气参数(PtcO2和PtcCO2)的监测:使用TCM4经皮监测仪(丹麦雷度公司)。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经标准气体校正后,酒精消毒皮肤,放置固定环,固定传感器。PtcCO2及PtcO2的测定部位为前胸部皮肤菲薄部位,电极温度为44℃,连续使用4小时候进行更换,防止皮肤灼伤。2.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使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PtcCO2、PtcO2和PaCO2、PaO2之间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相关指标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结果1患者总体资料:共入组65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者人口统计学及生命体征统计结果见表1。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氧分压(Ptc0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02)的比较:PtcCO2与PaCO2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0, p<0.01)。PaO2与PtcO2存在显著正相关(r=0.923,p<0.01),Pa02均大于PtcO2 (147.88±76.33mmHg, 94.76±29.10mmHg) (p<0.01)统计结果见表2,线性相关关系见图1、图2。3术后不同时间点(转入时T0、拔除气管插管前T1、转出时T2)PtcCO2/Ptc02与PaCO2/PaO2的相关性及组间差异性的统计学分析: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PtcCO2/PaCO2及PtcO2/PaO2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统计结果见表3,相关性分析见图6-11。4不同吸氧浓度下PtcC02与PtcO2相关性及组间差异性的统计学分析:选取所有统计结果中吸氧浓度分别为21%、40%、50%的数据分为三组,经双变量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吸入氧浓度时,PtcO2与Pa02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统计结果见表4,相关性分析见图3-5)。5总体及不同吸氧浓度下经皮指数(PtcO2/PaO2)的测定:总体PtcO2/PaO2的值为0.74±0.13,FI02为21%、40%、50%时PtcO2/PaO2的值分别为0.76±0.10,0.73±0.13,0.72±0.1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F=I.754,P=0.17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格5)结论1 Ptc02与Pa02呈显著正相关,PtcCO2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及不同吸氧浓度情况下无显著差异性,表明PtcCO2/PtcO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PaCO2及Pa02的变化,对于及早发现患者氧合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提高预后有一定的意义。2经皮指数(PtcO2/PaO2)在不同吸氧浓度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术后评估患者组织灌注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水平的指标。